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观点

让垃圾分类和音乐一起“律动”起来

  让垃圾分类和音乐一起“律动”起来

  朱柳燕 王妙春

  7月21日上午9点,悠扬的音乐响起,在“生活垃圾四分类,红绿蓝灰排排队”的口号声中,富阳区富春街道桂花路阿汤面馆老板汤师傅拎起分类好的垃圾袋,奔向门口的清运车,将易腐垃圾破袋投进绿桶,再将袋子与其他垃圾一并投入灰桶。

  为进一步完善城区垃圾分类工作,缓解沿街商铺垃圾不分类、错时投放问题,降低开放式小区投放点工作压力,7月20日起,富春街道富春街、桂花路、鹳山路、达夫路4条道路在原有的“音乐线”上门收集的基础上,试行商铺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清运。

  与往常一样,清运车每天分两个时段进行流动收集,分别是上午8∶30~11∶30、下午1∶30~5∶00。清运员盛建良介绍,这一区块原来只有一辆清运车,造成沿街商铺垃圾混装,随着上门收集“音乐线”的开通,配套设施大大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全面落地。不过,他的工作职责更重了,要检查商户分类是否准确,遇到分类不到位的,还要及时进行劝导。“从这几天的收集情况看,分类准确率有很明显的提升。”

  据富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自4月20日实行开放式小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以来,街道854个垃圾投放点减少至274个,导致不少商铺将垃圾乱丢乱投的现象频现,极大影响了城区环境卫生和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

  要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规范商铺垃圾分类成为当务之急。在区分类办、区环卫处以及富春街道的共同推动下,结合现有的“音乐告知、沿线停靠、定时收运”收集模式与城区主要道路现状,“对症治疗”沿街商铺垃圾不分类、错时投放等问题。

  其中,垃圾分类专管员每周对沿街商铺进行一次评分,根据分类质量在公示牌上评分贴星;城东执法中队进行日常执法监督,对分类不到位情况进行取证、责令整改,对屡教不改的依法进行处罚,执法人员还会将督查结果告知属地社区,作为是否标星的重要依据。

  区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试行商铺垃圾分类是探索构建覆盖全区的沿街商铺分类收运体系的有力举措,当地将参考这个做法,加快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在富阳全覆盖。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6 让垃圾分类和音乐一起“律动”起来 2020-07-23 浙江日报2020-07-2300016;浙江日报2020-07-2300018;浙江日报2020-07-2300019 2 2020年07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