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扮假”更要查“颁假”
刘雪松
最近“神童”出没,家长连连“翻车”。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各竞赛主办单位全面开展一次自查,对以往获奖项目的真实性、独创性进行复核;坚决避免参赛项目明显不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现象发生,坚决防止由家长或其他人代劳等参赛造假行为。
教育部此番出手,意在竞赛的公平,更在教育的尊严,虽是亡羊补牢,却为时未晚。“神童”露脸,打回原形。这不是针对未成年学生,而是冲着竞赛作假的家长、乐此不疲的各类竞赛主办方。为什么群众的眼睛这么亮,而主办方却发现不了?值得深思。
中国家长的“神童梦”,大部分与各类选拔竞赛的“加分梦”连在一起。家长和主办方,看重的是竞赛奖项的“含金量”。一个是,有分能让儿童变神童;一个是,有钱就睁一眼闭一眼。一个敢“扮假”,一个敢“颁假”。相互授受,乐此不疲。一个博士、硕士都完不成的课题,突然有神童冒出来轻松完成,而竞赛的主办方竟然一不怀疑、二不考证。这一定不是天下出奇葩,而是竞赛本身很奇葩。
教育部要求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必须坚持做到“零收费”;要求任何竞赛奖项,均不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两项要求,无疑点到了要害。但要抓住“七寸”,还需要多个部门一起努力,更需要法治给力。靠各竞赛主办单位开展自查,相当于左手查右手,到最后,相互握个手,酒都不用罚。这样的出手,效果相当有限。遏制竞赛变味,必须遏制教育系统本身的“拔苗助长”之手,也要遏制伸向教育系统的各类竞赛主办方之手。教育部门要努力,法治完善要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