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在共享发展路上奔竞不息

聚焦民生实事 绽放常山美丽

  在共享发展路上奔竞不息

  聚焦民生实事 绽放常山美丽

  傅静之

  常山,是浙江的西大门,地处闽浙赣皖四省边际,北上南下大通道,史称“两浙首站”。这里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发展资源丰富,是中国常山胡柚之乡、油茶之乡、食用菌之乡、观赏石之乡。中国第一枚“金钉子”发现于此,拥有中国第七座国际慢城和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青石花石专业市场。中国观赏石博览园享誉海内外。宋诗之河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钱塘江诗路文化带上。

  近年来,围绕“强发展、求突破”,常山县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加快推动产业转型,着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办好民生实事工程,千年古县焕发了勃勃生机,美丽常山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一号工程” 教书育人实现脱胎换骨

  教育曾是常山的“心头之痛”,优秀生源流失,很多培训、课程要去外地进行。2017年初,县委、县政府在客观、详实的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发展”这“三个优先”,将振兴教育摆到了县委、县政府的“一号工程”。

  探索把“职称锁进抽屉”,常山县第一中学形成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奖励分配机制;拿到专项经费后史无前例地成立了课程部,天马一小打造出了省级精品课程;建立小语种培训基地,紫港中学为山区孩子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各所学校打破思维定式,开启教书育人的新篇章。常山还从制度上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选派校长、书记到乡镇(街道)挂职,通过“跨界”的方式加强锻炼;鼓励名优教师到农村任教,规定高级教师在取得职称后必须到农村学校支教不少于3年,积极打破壁垒推动城乡教师交流。

  在师资力量欠缺、办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当地坚持开门办学、内外联动,近年来先后引入杭州育才中学、台州书生学校、萧山银河实验教育集团等,并在其他学校推广“育才经验”“书生模式”;针对农村教育资源薄弱地区推行城乡抱团,全县5所城区小学与10所农村小学抱团发展结成抱团联盟,主要围绕完善发展规划、提升学校文化等方面开展工作。针对农村学前教育短板,创新开展“周二下园去”活动,谋划农村学前补短工程,提升办园条件和水平。实施“公建民办公助”办园机制,投入资金兴办4所标准化乡镇中心幼儿园,在欠发达地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经营管理模式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同时全面完成16所无证幼儿园的整治任务;通过撤并、挂靠、联办等方式对全县小规模幼儿园进行整合,着力改善幼儿园“层次低、规模小、布局散”的现状,等级园比例从2014年的40.11%提升到81.37%。

  当许多城市把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摆到“一号工程”的位置上,常山却相对“另类”地选择了需要“砸钱”的教育事业。因为他们深知“愈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强化基础教育的地位愈是刻不容缓”;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让优秀人才“留人留心”。3年来,常山始终将教育视作最重要的民生需求,将它放在加快实现“两个高水平”目标的重要位置,最终成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常山阿姨” 品牌引领家政行业转型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常山不少农村女性选择到大城市从事家政服务,常山保姆渐渐有了名气。2017年,常山县把准市场脉搏,立足“好人之城”深厚的道德底蕴,以农村妇女精准化就业服务为切入点,创新实施“常山阿姨”品牌建设工程,助推行业转型升级。

  在常山,“常山阿姨”品牌建设是县委、县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当地不仅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挂帅的领导小组,还增设了全国首个旨在推动保姆产业发展的县妇联下属事业单位——常山阿姨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相继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常山保姆行业转型升级 全面打响“常山阿姨”品牌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鼓励多方力量参与到“常山阿姨”的品牌建设和推广中。当地通过每年整合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专项资金、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设立“常山阿姨”发展专项基金等,用于保障阿姨中心日常运营、市场开拓、政策奖励扶持等。

  2017年,常山和浙江树人大学合作成立的全国首家学院式家政培训基地落户常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当地还引进巾帼西丽服务集团,打造了华东最大的家政培训基地——常山阿姨学院。该培训基地集理论、实训、餐饮、住宿于一体,将“岗前就业指导制”融入培训环节,在家政领域又细分出育婴师、月嫂、家政护理员、老人陪护员、金牌管家等不同专业,培养了1万多名既有专业又有地方特色的“常山阿姨”。

  不过,要想学艺出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常山阿姨”,还需“过五关斩六将”。据介绍,“常山阿姨”除了要获得人社部门技能鉴定认可的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外,还有几条“硬杠杠”: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获得养老护理员证书的可适当放宽至55周岁),并需要在同一户雇主家中持续从业一年以上的经验,严格通过申报、联查、会考、体检、发证等五大认证流程。

  而联查环节就像公务员考试中的“政审”,由常山县各乡镇(街道)、公安、防范办、人社局、卫计等相关部门严格把关,尤其注重阿姨职业道德素质和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量。夫妻是否和睦、婆媳关系如何,邻里平时相处怎样,这些都会成为考核指标。此外,官方认证并非一次保终生——年审不合格或在工作中查实有不适宜做阿姨的情形,都会被吊销资格证。今年,受疫情影响,“常山阿姨”评定又多了一道“绿码”的标准——不仅阿姨本人要持有健康码,与其同住的家人都要绿码,才算过关。

  对于很多都市家庭来说,如何请到一位放心又贴心的家政阿姨,是一直困扰着大家的难题。而常山历经3年实践,以“放心保姆哪里找?常山阿姨就是好”的品牌理念为引领,为家政行业树立了全新标杆。

厕所革命 小处入手成就民生大事

  “这里的公厕比大城市的还漂亮,还干净!”在常山县新昌乡达塘村村口,来自上海的游客频频点赞,大家都对眼前这幢灰白相间、线条交错的现代建筑赞不绝口,第三卫生间、衣帽挂钩等人性化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2017年以来,一座座“高颜值”公厕,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常山围绕建设“特、富、美、安”慢城大花园的目标,把城乡公厕改造提升作为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的关键来抓。

  借鉴“河长制”的做法,常山首创公厕“所长制”,建立起县、乡、村三级联动、乡镇部门紧密配合的所长任职体系;同时明确城乡公厕的设置标准,全部按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纳入详细规划,与旧区改造、新区开发等同步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和使用;鼓励城区企事业单位和沿街商铺、商场,对外开放厕所,缓解城区局部地区或特殊时段如厕紧张问题。

  在常山,公厕已成为城乡形象的“窗口”:每座公厕都配备高级“管家”,有着“一牌一本、一日一巡、一考一评”的工作规范;定期开展“最美公厕”“优秀所长”评选;尽可能地增加女厕位的数量,配套残疾人厕位、第三卫生间、无障碍设施等关键要素,采用除臭杀菌新技术,一些智慧化程度较高的公厕还能实现自动照明、排风、冲厕等功能。

  不少厕所从设计到运营,都十分注重细节。比如根据周边环境、景色特点,搭配与之相生相融的造型、外观、色彩,做到相映成趣;公厕内外尽可能采用竹木、老物件、常山石、胡柚、山茶等饱含常山特色的材料进行装饰;并将富有本土特色的胡柚娃卡通形象设置成统一的公厕导向牌,让每一座各具特色的公厕,都能融入到当地的山水人文中去,为居民、游客提供高品质如厕享受的同时,提升了城乡形象与品位。

  经过3年时间的持续推进,全县新改建246座公厕,实现等级公厕全覆盖和困难群众厕改率100%、农村A级以上公厕100座以上、农村旱厕拆除率100%的“三百”目标,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其公厕革命还获得了省级媒体与中央媒体的关注,相关做法与经验引来不少其他市县上门“取经”。

  专家点评

  常山县坚持“民生优先”发展战略,视民生小事为关键大事,以大格局谋划发展,以大投入改善民生,量质并举,推动社会事业新发展,安稳并重,保障民生领域新需求,紧抓教育振兴“一号工程”,打响“常山阿姨”家政品牌,引领美丽城乡“厕所革命”,在强教育、促就业、优环境等方面走在前列,开创出一条“小县大民生”的高质量共享发展之路,跑出“国际慢城”的发展加速度,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共享领域的“常山样板”。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宏观经济研究所 高级经济师 于蕾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聚焦民生实事 绽放常山美丽 2020-07-22 浙江日报2020-07-2200005;浙江日报2020-07-2200011;浙江日报2020-07-2200008;浙江日报2020-07-2200013;浙江日报2020-07-2200018;浙江日报2020-07-2200016;浙江日报2020-07-2200017 2 2020年07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