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历时50天、9轮降雨,创下多个历史之“最”与“首次”

三问浙江梅汛

  历时50天的梅雨期终于过去了。7月20日,我省召开2020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防御梅雨洪涝以及下一步防台风准备情况。在这个梅雨期,浙江创下了多个历史之“最”与“首次”,连续遭遇9轮强降雨过程,新安江水库水位创历史最高水位,建库以来首次开启9孔泄洪,省防指首次启动钱塘江流域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一问 梅汛大考有多难

  今年的梅汛,多种反常现象叠加。

  入梅早,出梅迟,梅雨超长超量。5月29日入梅,7月18日出梅,梅雨期50天,比常年偏多20天,列1951年以来梅雨期第6位。全省平均雨量548毫米,其中浙中北达633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年梅雨量第一位。这导致苕溪、杭嘉湖东部平原主要江河站点高水位运行时间长,浙西、浙中北地区山体土壤饱和度高,防汛压力大。

  据介绍,截至7月18日,杭州、绍兴、衢州、丽水等4个市的17个县(市、区)受灾较重。据初步统计,全省共有41.01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53万公顷,倒损房屋3100余间,直接经济损失38.4亿元。

  梅汛期间,先后出现9轮较大范围强降雨,梅雨带南北来回摆动,全省防御工作重心不断转移,从前期浙西、浙中的小流域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防御,到后期浙北地区流域性洪水和次生灾害防御并重。

  从防御重点来看,新安江水库创历史最高水位,钱塘江流域性洪水最让人紧张。在第8轮强降雨期间,新安江水库水位持续上升,最高水位达108.39米,超历史最高水位108.37米(1999年6月29日),新安江水库建库61年来首次开启9孔泄洪。因此,省防指首次启动钱塘江流域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全力应对钱塘江流域性洪水。

  面对梅汛大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科学研判、一线指导、统筹指挥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各地各部门履职尽责、协同作战,广大基层干部和部队官兵奋战一线、勇挑重担,人民群众顾全大局、积极配合,多年积累的基础设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全省防汛防洪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省防指办常务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赵孟进说。

  二问 防汛救灾怎么干

  今年入汛以来,特别是在钱塘江流域性洪水的防御中,省防指全力指挥协调泄洪下游区域的建德、桐庐、富阳等地救援力量进入临战状态,提前预置各类救援力量11032人,沿线各地备勤救援队伍445支21073人。

  在此基础上,省应急管理厅还按照东南西北中布局全省航空的应急救援力量,统筹8架直升机做好汛期常态化备勤准备,实现全省区域范围内覆盖半径100公里的“45分钟响应圈”。

  为了实现应急物资调度配送精准高效,我省今年上线运行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不仅可以展示全省各类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还能实时掌握灾时应急物资的相关信息,并智能生成最佳物资调配方案。据统计,梅汛期间,我省先后调拨防汛物资和救灾物资等34万余件。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浙江充分利用信息化科技手段,把传统的防汛防台工作体系和数字化平台相结合,加快由依靠经验防灾减灾向依靠数字化手段、综合集成多种防控体系转变。

  目前,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归集共享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建设等16个部门174项数据资源共6290万余条数据,基本形成全省统一的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应急物资、救援队伍、专家队伍等涉灾专题数据库。

  三问 出梅后还需防啥

  出梅并不代表脱险。今年上半年,我省气温异常偏高,下半年气温虽然可能有起伏,但全年气温偏高的状态很难改变。“梅汛结束后,一般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我省高温最集中的时段,这段时间如果没有台风影响,我省出现大范围高温的概率较大,特别是浙西南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很可能出现39℃至40℃的极端高温。”省防指办副主任、省气象局副局长王东法说。

  王东法认为,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大,极端高温出现的可能也在增大;夏天在做好防暑降温的同时,也要关注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如雷雨、大风等。

  出梅之后,往年都会有不少台风生成,而今年却偏少偏晚。“前期台风偏少并不表明后期台风不活跃,夏末到秋季,随着海文和大气环流的调整,形势会发生一些变化,还是需要提早做好预防。”王东法说,特别是秋台风带来的风雨灾害影响可能更大。

  除了高温和台风之外,出梅后还有一场太湖流域防汛防洪硬仗要打。受强降雨影响,太湖水位持续上涨,已超过4.65米的保证水位,20日8时水位4.73米,超保证水位0.08米。

  省防指提醒,当前要抓好长时间高水位浸泡风险管控,加强钱塘江流域、苕溪流域等长时间高水位运行堤防的巡查排摸,及时发现和处置隐患;出梅后强对流天气增多,局地强降雨极易引发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强化点对点指导,切实抓好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在保证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坚持蓄泄并举,科学调度雨水资源,加强塘堰水库蓄水,积极主动做好抗旱准备,全力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三问浙江梅汛 2020-07-21 21143022 2 2020年07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