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张建锋团队:用创新砌起“技术基石”

  年轻、充满活力、敢于创新、善于造梦——阿里云智能总裁、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带领的团队拿下科技大奖,在很多人看来的确实至名归。大奖背后凝聚了阿里云、达摩院、平头哥三大业务板块数十个团队的科研成绩。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张建锋团队构建起了服务于全社会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用创新砌起面向未来的“技术基石”。

  为城市构筑数字“免疫力”

  一个多月前,2020阿里云峰会现场,阿里云发布城市大脑3.0。

  相较2.0版本的跨区域、跨部门数据运用,经过两年迭代,城市大脑3.0强调数据智能,希望通过城市空间基因库链接农田、建筑、公共交通等全部城市要素,借助AI技术,实现交通、医疗、应急、民生养老、公共服务等全部城市场景的智能化决策。

  城市大脑的“脑力”提升与城市“免疫力”的提升密切相关。今年疫情发生后,张建锋团队以杭州城市大脑为基础,在三天内开发出健康码引擎,为严控疫情拉起严密的数字屏障,更为精密智治的“浙江方案”奠定了技术基石,“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的健康码在全国陆续推广并互通互认,成为数字抗疫、复工复产的关键环节。

  与此同时,由张建锋担任院长的达摩院联合阿里云,针对新冠肺炎临床诊断研发了一套全新的AI诊断技术。参照当时最领先的诊疗方案和医疗团队临床特征论文,达摩院的医疗AI团队与多家医院、医疗机构合作,基于5000多个病例的CT影像样本数据研发出全新的AI算法模型,可以辅助医生在20秒内对疑似病例的CT影像进行判读。

  数据智能的边界被不断延展。截至目前,CT影像识别算法技术已在海内外620多家医院落地,辅助诊断超过50万个临床病例;从2016年杭州的治堵场景起步,城市大脑也作为“新基建”的生力军,接入全球23个城市,覆盖交通、城管、文旅、卫健等11个领域、48个场景。

  在“智能中枢”的运转下,被数字化的城市要素高效地优化、调配公共资源,成为数据驱动城市发展、人工智能提效城市管理的生动实践。借助无限算力和人工智能,城市大脑3.0已经在勾勒城市数字未来图景的全新可能。

  这其中,有不少“技术点”已经在不同的场景下得到应用。为应对台风、洪涝等极端天气时危险区域人员转移,今年,张建锋团队率先上线“浙江安全码”,作为服务于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急救援的数字化平台,出现台风洪水等灾害情况后,特定地区应转移群众的安全码变为红色,意味着需要立刻转移。

  阿里云智能数字政府事业部总裁许诗军表示,城市大脑的城市汛情AI预测模型也在紧急内测。通过机器学习,这套模型可以根据综合气象、水情、内涝、地质等信息,对重点地区提供精细的水位预测。AI还能结合城市地形、排水设计等信息实时模拟排水过程。

  科技成果最终要服务社会

  “城市大脑”、人工智能、健康码……张建锋团队获奖的成果背后是达摩院雄厚的技术支撑。成立之初,达摩院瞄准的便是产业趋势、技术趋势。在张建锋带领下,达摩院考量技术的标准之一是能否支撑阿里巴巴的业务发展、产品创新,但这并非全部,也有相当一部分团队在从事基础性研究,比如量子实验室保持着对量子计算等科技前沿领域的探索和追踪。

  从2017年10月成立至今,达摩院共建有语音实验室、视觉实验室、语言技术实验室、决策智能实验室等15个实验室,是目前国内在前沿数据科学研究布局最广最深的研究机构。今年3月,达摩院对外宣布成立第15个实验室——XG实验室,致力于推动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现阶段的重点聚焦在5G技术和应用的协同研发上。

  张剑锋团队获奖的成果,虽是“高科技”,但离日常生活非常近,如健康码。这也许跟其定位有关。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助理刘湘雯介绍说,张建锋领导下的达摩院和大学实验室在技术研发上是“错位经营”的关系,“我们会更关注产业化的部分,和大学的实验室更像是一个交接棒的过程,目标是一致的,要让所有科技创新的成果最终服务于社会。”

  “很多技术现在还没到爆发阶段,但未来可能会展现出对业务的强劲推进力。”刘湘雯认为,以技术为主角的创新意味着技术不一定要完全服务于业务,至少不一定是当下。“达摩院作为一个科研机构还处于早期阶段,我们没有给自己设限。”

  在实验室所确立的研究方向上,达摩院是要求有所“产出”的。近三年来,张建锋团队频频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和世界级科研成果,目前已在全球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视觉计算等领域算法夺得60多项世界第一,人工智能科研实力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这是一份有挑战有梦想的工作

  “我们有很多技术 ‘大牛’,所有人汇聚于此,是为了加入到一份有挑战、有梦想的工作中来。”刘湘雯说,浙江是全国数字经济最活跃的区域,相关生态产业的迅速生长,加速了达摩院的磁吸效应,而除了将人才引到浙江,张建锋带领下的达摩院也“走出去”布点,从全球范围内汲取科技创新资源。

  除了杭州、北京,达摩院的全球工作地还包括新加坡、以色列、美国等地。“我们的团队按照研究方向划分,地址位置并不会阻隔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与交流。”刘湘雯解释,达摩院会根据当地特色、人才结构在实验方向上布局。

  此外,达摩院内部还有一支专门负责学术合作的团队,与全球科研机构、学者进行交流。“我们希望给创新以生命力,为技术的落地提供一切环境支撑。”刘湘雯说,达摩院虽诞生于阿里,却必须具备更宽广的视野,去做一些不“贴身”的探索和尝试。

  达摩院开始筹备是在2017年3月,半年后就应运而生,成为阿里技术雄心的载体;2019年的云栖大会上,以达摩院为基础孵化的平头哥半导体公司发布首款自研AI推理芯片“含光800”。

  一切都发生得很快,一切也注定漫长。正如达摩院贴在墙上的那句话:“从这里走向未来。”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张建锋团队:用创新砌起“技术基石” 2020-07-18 21132660 2 2020年07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