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手机一扫 村务尽知

萧山:“码上工程”赋能大治理

徐 剑

  在萧山宁围街道二桥村,家家户户门口,都张贴着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就能进入二桥村清廉村社界面,村社概况、制度清单、三小公开、民意测评等信息一应俱全。这个“码”,还连接着“宁聚蓝”社会治理系统,一个“小码”推动了大治理。

  在整个萧山,各村各社都在推进着一项“码上工程”——它是指以微信、钉钉等群众接受度高的“二维码”数字平台为载体,做到村级事项“码上知”、权力运行“码上督”、群众诉求“码上办”。“我们正在推进技术加码、数字加码、制度加码、融合加码。”萧山区农业农村局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萧山正全力打造“清廉村社”升级版,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清廉因子”。

  在萧山区纪委的指导下,萧山农业农村局系统梳理绘制48条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图,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通过网页二维码集成、微信公众号推送、朋友圈公开等形式,实现“一码在手、村务尽知”,村民只需通过手机扫码即可随时随地查看村务公开情况,涌现了义桥镇微信“治”村、浦阳镇灵山村“乐水灵山·青清家园”智慧平台等诸多各具特色的示范建设新模式。

  宁围街道二桥村位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中心区域,整个村庄3万多人口中,本村人3000多名,外来人口与本村人口比例达到9:1。今年以来,一张小小的二维码,贴到二桥村家家户户的门口。“我们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系统集合村社概况、清廉制度、三小公开、重大事项公开、清风文化、意见反馈等‘码上知’板块,加入‘码上督’‘码上办’元素,目的就是要放大数字治理功能。”二桥村党委书记李永法说。

  提升可塑性,一张码也集成展示乡村善治经验。每年春节,支付宝集五福活动就会热热闹闹地到来。而在闻堰街道老虎洞村,“集五福”被巧妙融入村庄管理模式当中,成为村民每日生活中的一部分——从去年1月份开始,老虎洞村创新“五福临门”集福牌活动,把村务管理、村民自治划分为五大块内容,以“大事大家议、小事有人管、好坏大家判”的村庄管理模式,提升村民素质,打造村民自治的“萧山样板”。

  虽然仅仅运行一年半时间,但在老虎洞村党委书记张建平看来,“五福临门”可塑性极强,不仅将清廉村社融入了村庄治理,更融合了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真正起到乡村善治经验集成展示的效果,探索出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治理平台。

  没有复杂的积分换算,也没有繁杂的考核类目,与一般的“积分制管理”不同,老虎洞村的“五福临门”集福牌活动以简单、实用、长效为原则。在集福牌上,扫一扫每户独有的二维码,家里哪些工作没有做到位,一目了然。村里还制作了印有负面清单的村民手册,哪里有问题,哪里该整改,村民只要翻开村民手册便一目了然。

  一块“五福”牌,“治”出好风尚,“亮”出好经验。今年6月,在萧山强基固本专场比学之村书记谈乡村振兴活动中,老虎洞村带去的“五福临门”获得第一名。现在,老虎洞村的每一位村民都开始主动担当起“有心人”的角色,他们大事小事都“商量着办”、好事坏事公开评判。村里环境更美了,村民心里更“亮堂了”,来萧山借鉴学习乡村治理经验的考察团也更多了。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萧山:“码上工程”赋能大治理 2020-07-16 浙江日报2020-07-1600004 2 2020年07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