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以生命的名义

——记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医护团队

  仲夏时节,杭州半山绿意盎然。

  夜已深,山脚下的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依旧灯火通明。放射科副主任俞炎平脱去身上的白大褂,一天的繁忙后,这件工作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他简单洗漱提了提神,走出办公楼时心生感慨,掏出手机拍下一张照片,屏幕上的时间定格在零点30分。

  这样的场景,在年复一年的无数个深夜中定格,给予患者温暖和力量。

  近日,记者走进省文明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看到了医护人员顽强地与各种危急重症作斗争,筑起生命最后一道防线的一个个镜头。在这里,中晚期肿瘤患者占大多数,疑难手术比例高达80%,50岁以上的患者占65%,医院还常年接收被其他医院拒诊的患者,给绝望的人带去生的可能……

  别人不做的事,他们为什么要做?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克难攻坚?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记录了一帧帧质朴真实的画面。

  长镜头

  “无论何种状况,必须全力以赴”

  入春不久,一辆疾驰的救护车从远方匆匆而来,承载着一个厚重的心愿。车上,是一位罹患肺癌的憔悴母亲。她的心里,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女儿——我省一位坚守在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当胸部外科医疗组组长杨迅将这位母亲扶到轮椅上时,她急切地说:“我的女儿还在隔离病房工作,我想早点康复,早点见到她。”

  很快,两个生死竞速的“赛道”同时开启。当战“疫”一线的护士用大爱拼搏奋斗,肿瘤医院的白衣天使们也正为她的母亲全力以赴。不久后,春天的暖风拂过半山,大病初愈的母亲和她的女儿在山脚下相拥而泣,感叹着重获新生的美好。

  在这里,串起生命长镜头的,是一个又一个磨难与收获交织的故事。

  患者是谁、来自哪里,医护人员并不知道,他们的心中只有一条铁一般的纪律:无论何种状况,必须全力以赴。

  一些重症患者和家属缺乏耐心,常常冲着医护人员发脾气,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医护人员难免委屈得掉眼泪,护士长总会宽慰大家:“这是肿瘤医院,他们忍耐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我们应该试着去理解他们。”

  正是这些可爱、平凡的人组成了一支无坚不摧的团队。放射科秘书杨永波的手机里,珍藏着不少“独家”照片:诊断医生严兴挂着吊瓶还在写报告;

  (下转第五版)

  (紧接第一版)技术员孙松骨折后打着厚厚的石膏坚持工作;二胎妈妈郝盈“带着”即将出生的宝宝加班到产假前最后一刻;强忍着亲人离别之痛,没请一天假仍然坚守岗位的老职工夏启荣……

  这些长镜头里,是不计得失的坚守。

  乳腺外科医疗组医护人员的字典里,几乎没有犹豫二字。过去的一年,科室收治并治愈了20多例曾被其他医院拒诊的患者。

  去年冬天,一位辗转上海等地一年半,仍未能手术的乳腺肿瘤患者,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在例行诊疗评估会的现场,医疗组长俞洋和并肩作战的同事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肿瘤体积大,血管分布状况复杂、溃烂程度极其严重,我们还有必要接收吗?”

  “如果我们不治疗,她就完全没有希望了,但是如果我们克服困难去治疗,她或许还有希望。”

  在俞洋的坚持下,医疗组决定迎难而上。

  第二天,一场长达12小时的艰难手术开始了。手术室外,是焦急等候的家属;手术室内,医疗组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血管组织、超高风险和对体力的极端考验。

  手术成功了。该患者长达一年半的求医路画上了句号,而她的第二次生命才刚刚开启。

  医疗组一位有过留学经历的医生把肿瘤影像发给远在美国的导师,这位导师竖起了大拇指:“如果是我,这样的患者我不敢接收。你们太了不起了!”

  以生命的名义,这些长镜头里的人们永不停步。

  空镜头

  “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我们一定要看见”

  精湛的医术,能够解除患者身体上的病痛;而润物无声的关怀,更能抚慰人心。

  在医院放射物理室,红色指示灯亮起,10岁的脑瘤Ⅲ期患者小帆终于能够勇敢面对定期的放疗治疗。

  就在数月前,小帆非常抗拒这台庞大的放疗机。如果按照常规的处理流程,医护人员需要给情绪不稳定的病人注射镇定剂,但是作为小患者,小帆不适合使用镇定剂。

  在治疗准备过程中,放射物理室副主任刘吉平无意中得知小帆是《星球大战》电影的忠实粉丝,于是在网上购买了一个电影主题面具。他把面具送给小帆,告诉他:“你是战无不胜的勇士,没有任何困难能够打倒你。”

  现在,小帆只要戴上这个面具就能坦然接受放疗。放射物理室为小患者定制了一系列关爱医疗服务,一个个与治疗看似无关的小小举动,却赋予小患者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

  这样的关怀,在医院无处不在。

  清晨,门诊大厅已开始忙碌,这里每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2700多人次,也是最有可能收到投诉的地方。

  去年初,几个有些“苛刻”的投诉引起了门诊部副主任范林音的注意。“诊间内的检查预约只能精确到上午或者下午,不能精确到具体的时间点,这样很不方便。”有患者反映。

  一开始,门诊办的医护人员非常委屈。前一年,因为患者投诉医生,开出检查后还需要到专门的预约中心排队预约,不够方便,大家才齐心协力把检查预约环节前移到诊间。

  如果再次改造,意味着当时使用的门诊系统需要整体置换,信息部门要加班加点测试,不容任何闪失,系统哪怕瘫痪一分钟,就会延误不少患者的正常就医……

  经过反复讨论,这场就医流程的重构开始了。门诊大厅忙碌如常;患者们并不知道,在那些闪动的电脑屏幕和LED显示屏背后,是医护人员长达一年的焦灼与忙碌。

  新年伊始,全新的门诊分散预约系统终于上线了。一些细心的患者发现,医生帮忙预约检查,可以精确到几点几分了。

  “我们是做服务的,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我们一定要看见。”范林音说。

  医院里,这些“看不见”的改变每天每时都在发生。战“疫”期间,这家“不停诊”的医院仍然片刻不停地筹建改善服务中心,为的是让每位患者的抱怨、建议能有人听、有人管;为了让肿瘤患者更有尊严,30多个科室名称统一“去肿瘤化”,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心理暗示;为了让取消输液的患者不再为了退款四处跑,让出院患者尽早回家,护士们学会了“一站式”退款操作;为了照顾陪护的家属,休息区的座位更多更宽敞了,饮水机旁还多了一次性水杯……

  空镜头里,虽没有生死的较量,但它们为生命的意义写下了鲜活注脚。

  慢镜头

  “这是我们的家,我们会一直爱着她”

  采访时,我们遇到了在这里度过人生低谷的患者李燕芬,现在是医院“友爱之家”的一名志愿者。每周,她都会回到医院,在病房里义务服务。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舞处在绝望边缘的患者勇于面对疾病。“我有责任把爱心传递下去。”她说。

  我们还遇到了从宁波慈溪特地赶来的喉癌患者王建国。他全喉切除,在医院的免费培训班上重新学会了发声。现在他已是培训班上的老师。

  “这里是我们的家,我们会一直爱着她。”王建国说。

  患者志愿者,已经成为肿瘤医院一支庞大的队伍。他们组建了俱乐部、微信群、QQ群,互相帮扶,温暖着患者的人生寒冬。

  温暖无处不在。

  今年春天,医院食堂职工何安存的心中温暖四溢。他是食堂做馒头的师傅,10多年来一些职工叫不上他的名字,就会亲切地喊“馒头大叔”;他也是一名尿毒症患者,长期靠血透维持生命,高昂的费用让一家人的生活捉襟见肘。

  年初,医院工会启动了爱心基金,发动每位医护人员每月捐出5元钱,资助身边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们。经过大家一致同意,第一笔基金中的1.5万元,被送到了“馒头大叔”手里。

  在这里,温暖也是门诊超时后,递到加班医生手里的那一个盒饭;还是乳腺癌病友会给医生护士们发出的一封封年夜饭邀请信。

  这些动人心弦的慢镜头,改变了患者,让他们正视困境、勇敢前行;也改变了医护,让他们看到这份职业的伟大与光荣。医院党委书记于恩彦这样说道:“在医院里,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医生、护士、患者、家属、陪护……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诠释生命的意义。”

  长镜头、空镜头、慢镜头,剪辑成了一部以生命为名的长片。它如一盏明灯,给予人们信念;它是一份力量,让医者仁心鲜红似火;它也是一种象征,让爱的接力永不落幕。

  (文内部分患者为化名)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以生命的名义 2020-07-14 21089604 2 2020年07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