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好邻里线 织就共治网
——把垃圾治理做细做实②
张萍
垃圾治理,重在扔好垃圾,也难在扔好垃圾。和城市垃圾“干仗”,第一“战场”就在社区。所以邻里关系怎么样,影响社区垃圾治理成效。一个垃圾治理的模范点,往往也是一个邻里和睦、共治共享的社区。
邻里关系的作用如何体现?拿垃圾分类政策推行中常遇到的棘手问题“邻避效应”举例。定时定点投放、撤桶撤箱政策实施以来,一个小区的垃圾分类、清运、清洗往往集中在一个垃圾房站完成,与垃圾房站比邻而居,难免会受到影响。
平心而论,谁都不愿意垃圾房站设置在自家楼栋附近,每天出门见垃圾、闻垃圾。但是小区公共用地就这么多,不可能另辟地皮,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垃圾房站该设在哪儿,如果各家各户都强调自己的理由和困难,就容易引发相互扯皮而降低效率。
如果揪着局部问题强调绝对公平,似乎很难拿出各方都满意的方案。然而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了杭州兰桂花园小区有效破解“邻避效应”的案例:多轮征求意见后,小区的两个垃圾房站落脚在业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居住的楼栋口。而这两位又到各自所在楼栋向邻居们做了大量工作,终于赢得居民理解。这意味着党员干部带头发扬了风格,而且主动承担了大量说服沟通工作。事实上,只有邻里之间每个人都不怕多担当一点点,“鸡犬之声相闻”的楼宇间才会多一些“让他三尺又何妨”的人情味,无解的难题也就不难化解了。
看上去的一方吃亏,创造的是全体共赢的“红利”。今天这事儿你担当一点,明天那事儿我礼让三分,这便是熟人社会创造的弹性治理空间。农村垃圾房站设置鲜见产生矛盾的,难道农村居民不怕脏、不怕臭吗?表面上看是因为农村地广,往深处想其实是因为农村熟人社会的人情关系、伦理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弹性治理空间。科学规划协调之外,引入人情因素,强化社区归属感和整体感,同样重要。
众人一条心,才可能群策群力,逐个破解障碍。垃圾治理就像彼此咬合的齿轮,要想严丝合缝顺利运转,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除了垃圾房站设置之外,破解许多垃圾相关难题,有人情味的邻里关系是基础。
比如,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出门难,上班族定时定点投放难,热心邻居举手之劳就能化解。再如,大件废旧家具丢弃麻烦,邻居群里吆喝一声:需要自取,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养成之余还能助人。哪怕遇到“个性”化问题也不怕,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办法就会涌现——滨江最先实行定时定点投放的小区东方花城,垃圾房站过载严重,路边清洗垃圾桶又脏又臭,社区集思广益,想出独一无二的复式垃圾房站改造方案,其他问题也迎刃而解。
垃圾治理本就是群体行为,还得诉诸群体关系。只讲硬性规则,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打底,许多问题甚至会越解越乱。只有穿好邻里线,把大家都团结起来,劲往一处使,促成共治共享局面的形成,才能描绘出绿色环保、和谐文明的社区安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