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新篇 补短板 激活力 抢机遇 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更大成效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 何杏仁
我认真履行改革“第一责任人”职责,以激发科研主体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我省科技特派员、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县域科技创新、科技党建等改革经验做法,在全国会议上作介绍;科技创新2项工作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强化顶层设计,谋划科技改革新篇章。凝聚改革共识,组织30次中心组学习、省市联学等活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部门提出的“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工作要求,引导全系统自觉谋改革、抓改革、促改革。强化政策供给,制定“科技新政”及系列配套政策,实施“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计划。坚持协同联动,推进“两市两县两区”全面创新改革,把新昌“小县大创新”经验推广全省、影响全国。争创“国字牌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县(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数量居全国第1,创新型城市数量居全国第2。
补齐突出短板,寻求科技改革新突破。补基础研究和高能级创新平台短板,制定加强基础研究实施意见,启动建设4家省实验室,近两年省级新引进10家大院名所,获国家基金支持24.8亿元。补研发投入短板,牵头制定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行动计划,将“企业研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经验做法推广到全省,近两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00亿元。补科技企业培育短板,两年新增高新企业8047家,增长近一倍;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3377家,提前实现“十三五”倍增目标。建立以KPI指标体系为核心的综合体建设运行机制,106家省级综合体帮助企业解决9000多个技术难题。
深化放权赋能,激发科技改革新活力。狠抓科技服务提质改革,厅本级56个事项网办率、零跑率等5项指标领跑全国,申报材料精简1/3、评审时间压缩1/3。狠抓科技人才赋能改革,制定赋予科研自主权等政策,实行代表作制度,试点“包干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入选“国千”外国专家数连续6年居全国第1,2019年入选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数居全国第1。狠抓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修订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推动设立浙江科技大奖,实行提名制。
用好倒逼机制,抢抓科技改革新机遇。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第一时间启动疫情应急专项,建立滚动淘汰“赛马”机制,协调组建攻关联合体,推动2款核酸检测产品获批注册,在救治、药物、疫苗等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进口替代科研组织机制,迭代梳理产业链断供和进口替代清单,实行“揭榜挂帅”,实施325项重大项目,形成61项自主可控进口替代成果,80多个项目被纳入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案。完善科技“三服务”机制,开展“双百”专项行动,116个服务小组携手163家综合体解决企业难题530个。厅机关5支党员服务先锋队精准服务应急攻关项目组解决难题89个。组织全球科技合作“云对接”“云签约”,帮助195家企业引进234名外国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