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基层现代治理的越城实践共建篇

全域大提升 开创互融共建新格局

  一纸契约,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使命。

  “契约化”共建的一张张“契约”,并非只是简单地赋予了一项项任务,更重要的是它犹如一座座桥梁,连通了各方资源,实现了党建引领下的城乡基层治理力量大整合。

  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

  开展“契约化”共建10年来,越城区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使基层党建资源整合不断升级换代,实现了基层党建各个主体从被动应对走向了主动探索,从粗放合作走向了个性特色,从城市社区走向了城乡联动,从而逐步勾勒形成了越城特色的基层现代治理新蓝图、新格局。

  共建理念的转变——

  从被动应对

  走向了主动配合

  智能化未来社区,究竟如何创建?

  一场创建智能化未来社区的“头脑风暴”,近日在灵芝街道外滩社区上演,15家涵盖设计、绿化、家装等行业的街道内企业汇聚一堂,纷纷献计献策。

  “未来社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有了这些专业人士的帮助,我们的建设方案才得以不断完善。”外滩社区党总支书记李莎兴奋地表示。

  由于行业多样、业态多元、分布较散,“两新”组织的党建资源常存在不知往哪用、用了也用不透的困境。外滩社区能与众多企业实现同频“共振”,“靠的是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品牌共创、利益共融。”灵芝街道组织委员王如芬表示。

  据介绍,为让辖区45个村(居)与18幢楼宇、40家规上企业的党建资源更好地联动互补、共建共享,2019年底,灵芝街道牵头成立了一个以街道为范围构建的党建“契约化”共建体——“共建灵芝 赢未来”党建联盟。

  “在这个联盟中,大家就是抱团发展的合作伙伴。”王如芬表示,相比简单的资源共享,联盟更倾注于构建一个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这既调动了共建单位的积极性,也让分散的共建资源实现了区域化的靶向对接。

  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灵芝街道大滩社区和辖区小区的物业公司曾存在各自为战、疲于整改,甚至互相不理解的困境。而通过“共建灵芝 赢未来”党建联盟,双方有机会坐下来举行座谈会,并通过签订共建协议,明确了双方的工作职责。

  前不久,双方还携手开启了辖区内小区安全工作“交叉治理”模式,通过互相实地检查、座谈等方式进行经验互享、问题互商、取长补短。现场,物业公司纷纷点赞:这样既有利于资源互通、经验共享,更有利于提升小区安全治理成效,保障小区居民生活质量。

  而对于红曼薇创始人蒋彩平来说,与外滩社区党总支的“契约化”共建,让她真正找到了“组织”。“之前,我想做一些志愿公益服务一直找不到门路,不知道劲儿该往哪儿使。”蒋彩平表示,现在公司已可以定期为社区老人、孩子提供免费理发、健康检查等服务。

  “共建双方的理念转变,使党建‘契约化’共建领域的拓展、共建作用的发挥等方面,都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越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凭借这些共建范围大到街道、小到社区的区域党建联盟,越城区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加开放、更深融合、更高水平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契约化”共建在解决社区治理问题的同时,也开始成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推进的重要助力。

  共建方式的转变——

  从粗放合作

  走向了个性特色

  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共建需求各有不同。秉持着精准对接的理念,在契约化共建的不断发展中,越城区不少社区和共建单位已自觉结合各自辖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实际,逐步将共建方式由粗放合作转为各具特色的深度合作。

  漫步古城街头,只见金德隆文创园、伟丰、群贤198、东城智库和尚1051等文创园区组成“红色矩阵”;颐高、银泰、迪荡等重要楼宇商圈都有了党建联盟;社区与景区相映衬的“同心·共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片也在不断涌现……

  塔山街道水沟营社区是一个集商贸、金融、教育、娱乐为一体的复合型社区。面对众多不同行业的共建资源,近年来,水沟营社区创新以“亲和”家园建设为概念,走出了以党建为引领,“亲情”为辅助的共建资源整合之路。“现在,我们已有学校、商圈和政府部门等12家共建单位,大家互帮互助,就像家人一样。”水沟营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竺利君表示。

  对于这个“大家庭”的共建活动,金帝银泰城党支部一直踊跃参与。为何如此“卖面子”?因为金帝银泰城党支部成立之初,是在水沟营社区党委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才让商场内隐形党员纷纷现身,在商场内起到了先锋引领作用。

  而在几公里外的北海街道,一个“生活北海”智慧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则让街道与职能部门、商户等共建单位实现了基层治理、政府服务、居民互助、商业配套的“云对接”。“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已跳出点对点、面对面的契约模式,形成了街道层面的‘契约化’共建。”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类似的变化一直不断发生。就在今年3月份,迪荡街道通过一场“物业共建 联防联控”签约,创新将现代化物业管理服务融入到“契约化”共建内容当中。根据协议,四家物业公司按一家企业负责一周的原则,分批进驻老旧小区众多的乐苑社区,提供包括卡口检查、区域消杀等在内的无偿物业管理服务。

  共建领域的转变——

  从街道社区

  走向了乡镇村居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邵家村签订《地校党建共建协议书》、中国银行绍兴马山支行与恂北村建立党建共建和廉洁伙伴关系、乡贤潘根富捐资600万元为榆林村修建道路和桥梁……10年来,在巩固城市“契约化”共建做法的同时,越城区不断拓展共建领域,从一开始的街道社区向乡镇村居延伸下沉。

  “这块工作难度较大,但是必须做。”越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党支部力量强、共建资源丰富的城市社区,农村的基层治理相对落后,问题也更为多样。但不管是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乡基层治理一体化发展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朝着这个目标,近年来越城区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大力推进“两新”组织与村结对共建、通过两地报到等方式让在职党员“回家”、搭建“契约化”共建网上平台、构建跨区域共建项目、完善考核促进履约……而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党员、乡贤、部门、企业相继走进越城区各个农村社区,用贴心服务和优质项目,助力村庄治理能力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步入东浦街道鲁东村,多年未修的破旧村道、机耕路已经开始施工准备。这得益于越城区农村农业局帮忙联系工程预算公司、向区政府申请“一事一议”项目资金;而在城南街道中成社区,一个“蒲公英”计划、一张居民“连心卡”,让拆迁村的党员在暂住地也能就近参加组织生活……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一组数据显示,自2017年开始“五星3A”创建工作以来,越城区已有109个村实现五星达标,11个村实现3A示范,提前一年完成了三年创建目标。此外,5个村已和高校结对设立实践教育基地、6条“越游·悦美”农村风情示范线路发布、“党建+生态游”“党建+鲁迅文化”“党建+师爷文化”等“党建+X”模式不断涌现……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家去年增收30%,离不开金雪峰联络员的帮忙。”在皋埠街道藕泾村,种粮大户金尧法一谈起来自绍兴恒信农商银行的村金融服务联络员金雪峰,就满口感谢。“去年春耕,我想引进水稻新品种,但缺少资金。是金学峰主动上门对接,仅用3天就让20万元贷款到了我户头。”

  而斗门街道璜山北村患有糖尿病的谢月花,则通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村内建立的党建服务示范点,享受到了足不出村就能获得专业医疗服务的便利。“真的好方便!”每每谈及此事,谢月花都十分高兴。

一条通往富裕的路

  这个季节,夜间的风温和舒适。连日来,在鲁东村南畈机耕路上,吃了晚饭来散步的村民越来越多。得空在这条约520米长、2米宽的村道上走走,慢慢成了村民们的一种休闲方式。

  而在去年,这样的“悠闲”对大家来说还算有些“奢侈”。

  绍兴市越城区东浦街道鲁东村,在越城区是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村子。多年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少,村内基础设施陈旧,这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这样那样的不便。

  2019年初,越城区在全区范围内深入推进后进村(居、社区)党组织结对帮扶、整转提升工作,区农业农村局与鲁东村结对,以“契约化”共建为引领,为村子的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在前期走访村子的过程中,几条失修的村道和河坎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越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丁伟祥对此印象深刻:“路不宽,也不平,一下雨就积水遍地,影响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

  改变,就从路的“变身”开始。

  在梳理了村子的状况后,区农业农村局主动联系工程预算公司,对村内道路和河坎维修项目进行工程预算。“拿着预算,我们向区政府提交了农村‘一事一议’项目申请,并陪同鲁东村主职干部多次到相关局办进行项目汇报。去年下半年,项目终于申请成功。”丁伟祥说。

  从狭窄的南畈机耕路入手,鲁东村内5600平方米的村道、4500平方米的机耕路(包括约100米河坎、200米沟渠)的修复工程陆续启动。因“路”而变的崭新村貌一点点在老百姓面前展现出来。

  “区农业农村局与鲁东村结对后,给村子带来了新的活力,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改变。道路陆续修复后,村民们的收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以农田出租为例,原先每亩租金不到300元,现在都上升到了700元以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鲁东村党总支书记严永良说,“契约化”党建共建向农村的延伸,带动了鲁东村整转工作,给村子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

一个温馨的“党建大联盟”

  这几日,绍兴市越城区塔山街道水沟营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竺利君会在工作之余到社区内的党建共建单位——塔山文化广场转一转。“并不是漫无目的地打转,而是想试试广场内设的检测卡口是不是在严格把控。”竺利君说,这个广场与社区居民区紧密相连,防疫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与社区居民息息相关,因此,她主动担当起了这个“监督员”的工作。

  近年来,随着越城区党建“契约化”共建向全领域拓展,以水沟营社区为中心的“大联盟”格局逐渐形成。“我们的共建单位不再局限于企业和部门,而是在这个‘大家庭’里纳入了周边学校、商圈和部门单位。”竺利君笑着说,因为党建共建形成的良好影响,现在还有不少社区外的组织和单位主动联系水沟营社区,想要形成共建发展关系。截至目前,以社区为中心的共建共同体中,已容纳了12家共建单位,“这些不同类型的党组织和单位与社区签订‘契约’,参与党建共建,共同提高党建水平,最大程度发挥党员作用,为群众办实事。”党建“契约化”共建党组织为社区群众提供服务,社区为“契约化”共建党组织提供平台,将主题教育落到实处。

  以与塔山文化广场的党建共建合作为例,疫情期间,社区与文化广场党组织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为辖区疫情防控工作共同出力。“防控前期,社区内设置了多个卡口,这些临时卡口需要用电用水,关键时候,塔山文化广场的党员们站了出来,为社区工作人员无偿接电,还提供不少相应服务,替我们解决了许多难题。”竺利君说。而与之相对应的,在该文化广场复工复产时期,相关负责人也第一时间找到社区,希望能在卡口设置和防疫检测上得到相对专业的帮助,“社区在自身防疫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挤出口罩、测温仪等设备送到文化广场各卡点,并提出相关建议,帮助其内商铺顺利复工。”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据悉,辖区内的鲁迅小学和畅堂校区与水沟营社区也是党建共建关系,学校复学前期,社区工作人员主动找上门,帮助学校设置卡口、维持秩序,保障了学生开学的有序性。

  “疫情期间,各共建单位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其实,这几年来,靠着‘契约化’共建的影响,社区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竺利君介绍,过去,水沟营社区人心不齐、陋习较多,辖区“十小”行业多、老旧小区多、下岗人员多、退休老人多,常引发各种矛盾纠纷,但现在,随着党建“大联盟”的影响越来越大,难解的纠纷问题正在慢慢“自愈”。“接下来,我们以党建为引领,打造一个能让所有人感到温馨的‘亲和社区’,更好地整合社区和共建单位的资源,为老百姓谋福祉。”

一张互助互赢的会员卡

  “这张卡带来的实惠真是肉眼可见。”近日,凭借社区商户联盟会员卡,越城区灵芝街道外滩社区居民李先生又一次享受了4.5折理发服务。“目前,已有22家商户与社区达成年度‘契约化’共建,用各自的专业特长服务社区和居民。” 外滩社区党总支书记李莎表示。

  据悉,外滩社区内有18幢楼宇,商贸企业多达800多家。因为行业不同、分布较散,社区和商户间一度存在“城市陌病”。李莎表示,为改变这一局面,社区于去年底牵头构建了社区商户党建联盟,而会员卡正是联盟返回作用的一个载体。

  根据共建协议,商户除了为居民提高购物折扣外,还会辅助社区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如定期为社区老人儿童免费理发,为清洁环卫工人提供肩颈护理等。此外,商户还承诺做好自身的诚信经营、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等工作,实现一个联盟单位的群体自治。

  为保障机制的顺畅,社区会对参加联盟的商户进行定期回访,对社区居民开展满意度调查,坚决杜绝商户在提供服务中的隐形消费。而在默默付出中,商户和社区的关系变得格外亲密,不少居民都会优先选择到联盟商户处消费。

  眼下,外滩社区还在探索社区贡献积分兑换会员卡的形式,以此提高居民在社区活动中的参与度,进一步激活社区、商户、居民三方共建共享的活力。


浙江日报 基层现代治理的越城实践共建篇 00016 全域大提升 开创互融共建新格局 2020-07-01 浙江日报2020-07-0100009;21038135;浙江日报2020-07-0100020;浙江日报2020-07-0100025 2 2020年07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