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人物

临海养路工余先保——

28年的公路“保姆”

  我是一个普通的“公路人”,每天在路上,和一帮老伙计一起,我很快乐,也有成就感:以前没有路,再好的农产品也难卖出去;现在,康庄大道引来了“美丽经济”。2020年,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愿人人都能创造美好生活。

临海养路工余先保——

28年的公路“保姆”

本报记者 金 晨 市委报道组 卢靖愉 陈 耿

  从临海市区驱车赶往小芝镇,会经过一条宽阔平坦的沥青路。这是一段225省道,路边两排笔直的水杉构成了独特风景。

  “这些水杉是我20年前种下的。以前才这么点大,现在要用两只手去抱了。”一位身形清瘦、皮肤黝黑的工作人员介绍——他是临海市公路管理局小芝公路管理站站长余先保,今年53岁。

  余先保摘下手套和我们握手。他手上满是厚厚的老茧,纵横的沟壑中残留着泥土,岁月和劳动的痕迹清晰可见。

  351国道台小线,225省道大路线,916县道车义线、924县道小花线……1国道1省道10县道,这是余先保负责养护的路段。28年养路人生,他从青涩小伙到霜染鬓角,用平凡和坚守筑梦“在路上”。

  回到家一脸漆黑

  上世纪80年代,17岁的余先保跟在父亲身后,成为临海市公路管理段小芝道班的一名学徒。“那时候是砂石路,车不多,但车开过会把砂石带到路两旁,我们就拿扫帚给它往回扫。”一年的时间里,他用坏的扫帚少则100余把,穿坏的胶鞋也有10余双。

  1992年,25岁的余先保从即将退休的父亲手里接过道路养护工作的“接力棒”。带着父亲“好好干,别丢人”的殷殷嘱托,余先保踏上了养路护路的职业生涯。

  刚工作时,225省道大田至路桥约20公里线路便是余先保的“责任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砂石路改为简易沥青路面,雨后路上有时会出现深浅不一的水坑,填补坑洞成了主要工作。天一放晴,余先保就推着沥青桶装车,一边烧柴加热,一边用沥青喷枪修补坑洞,等过路车辆碾压平整。“那时候回家脸都是漆黑的。”

  爱创新的“老黄牛”

  蔡继龙跟着余先保工作多年,他告诉记者,因为担心大家割草时被高速旋转的刀片带起石子击中腿部,余先保就为每个人都做了围裙。考虑到割草机原装的肩带偏窄,容易在肩膀上嵌出勒痕,他又收集废旧汽车上的安全带,改装后送给大家。

  为了方便养护公路,余先保常住在站房宿舍。一次深夜,他接到紧急通知,351国道有石子撒在隧道里。他起身便带着老婆开车奔赴现场。“太晚了,同事们都睡了,还是叫家人搭把手方便些。”余先保说。到了现场,他发现近三四公里的路面撒着石子,扫帚使不上劲,又立即回程开来洒水车,沿着路面一遍遍冲刷,直至凌晨2时才完工。凌晨5时许,余先保又开车挨家挨户接上工友,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在大家眼中,余先保是头“老黄牛”,而且有创新意识。2006年,余先保提出将废弃的沥青料锤成粒料重新铺在坑槽上进行路面修补的想法,多次与技术人员探讨验证,最终研究出废旧沥青再生技术,并率先在225省道进行试验,经测算,该技术比用新沥青施工节约成本53%。

  路好了就有机遇

  “以前,小芝镇被大山挡住了,坐汽车到临海城区要3小时。”余先保说,“2000年以后,里王、呈岐和马宅隧道陆续打通,到临海城区1个小时就够了。”

  路好了,机遇也来了。

  来自杭州的方晖是胜坑村民宿——“草宿”的主人,他说:“尽管胜坑村在山旮旯里,但近几年溪胜线路况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胜坑,走进了草宿。”溪胜线正是余先保养护的路段。

  “米面是小芝镇的特产,以前村民挑着叫卖,现在外地客户开着大货车直接上门收购。”余先保说,想到这一点,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更有价值了。

  在余先保精心养护下,225省道大路线东塍长坦至小芝沙田段在201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示范道路。这些年,余先保获得的荣誉也越来越多:“浙江省‘万名好党员’”“浙江交通十大最美人物”“台州好人”……但他还是喜欢谦逊地自称为“养路人”。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9 28年的公路“保姆” 2020-06-30 浙江日报2020-06-3000018;浙江日报2020-06-3000014 2 2020年06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