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思考
徐光春 编辑 庞承 潘如龙 吴晔 周宇晗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这是浙江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在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更显其重大历史意义。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本报开设《“重要窗口”建设名家谈》专栏,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以更高的站位、更宽阔的视野深刻阐述“重要窗口”的内涵、意义和实践路径。敬请关注。
阳春三月,大地生机勃发,充满无限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向浙江提出: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这一新目标新定位,不仅是对浙江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充分肯定和热情赞许,对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和殷殷嘱托,也是对浙江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巨大激励和有力鞭策,必将对浙江新时代的发展、对国家新时代的进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由来和基本内涵
要谈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要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由来和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大地上已经历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也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了艰苦探索和顽强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从无到有建立了一系列保障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等,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第二个阶段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为了推进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对原有的一些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进行认真清理,该坚持的坚决坚持,该改革的坚决改革,该废除的坚决废除,同时创新发展了一批新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得以确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境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科学决策、扎实苦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时代,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这一伟大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在事业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制度的保障,因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中央从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入手,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出发,全面、深入、系统地坚持、发展、创新、完善、健全一批重大制度,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制度体系,有力地保障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的发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不断创新发展、完善健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还包括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等各项重要的具体制度。这一制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开放性、适应性和先进性,符合当代中国国情,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特征和主要表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显示出越来越强的优越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特征,从基本面来说,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些内容:
一是坚定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并且用一系列社会主义制度来保障这一前进方向不动摇、不偏离、不停顿。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所以,在一系列重大制度的改革、创新和完善中,都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二是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发展开放的理论,这一理论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成为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的精神灵魂和引路旗帜。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伟大成就。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进。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进一步建立健全、创新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浸润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而且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力量。
三是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并且把这一思想全方位、系统地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强有力地保障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和坚强领导作用。
四是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始终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向全党强调,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正因为这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了人民性,彰显了用制度保障人民利益、谋求人民幸福的崇高思想理念和根本政治立场。
五是强大的发展动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困难之多、风险之大、情况之复杂、任务之繁重可想而知,为此必须进一步培育和增强发展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根本、谋全局,科学决策、全面部署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吹响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新时代这些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决策、部署、举措在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得到全面充分体现,不仅有力地保障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六是有效的治理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这深刻地说明了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辩证关系,即完善和发展国家制度,是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治理国家的水平和能力;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则集中体现了国家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制度执行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增强。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国家的制度。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国家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重要关系,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全面深化各项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重大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新时代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发挥,充分反映了我们党治理国家的体系和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治理国家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得到进一步印证。
在以上概括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特征中,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从这一重大论断中,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些深刻的道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创立者、领导者、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存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科学谋划、英明决策、艰苦实践、顽强奋斗,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步、取得伟大成就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进入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坚持和完善、改革和创新社会主义的结果,是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作出的新贡献、创下的新业绩;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强领导、正确领导,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得更加充分、更加有效、更加完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进一步发挥的主要表现:更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更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更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更有利于增强全党同志、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坚定信心,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和支持。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
把浙江建设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实践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结合浙江实际,创造性地全面贯彻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使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不仅走在全国的前列,而且创造了很多具有时代特征和普遍意义的新成果、新经验,受到全党和全国的广泛关注。进入新时代,怀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大略,怀着对浙江大地和浙江人民的深厚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向浙江提出“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这一新目标新定位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要求很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影响深远。
要把这一新目标新定位变为现实、结出丰硕成果,其实践途径是:
一要认真学习,掌握精神。首先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目标新定位学习好、领会好、掌握好,要从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新目标新定位,这个新目标新定位的主要内容和精神是什么,怎样实践、实现这个新目标新定位这3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几个关键词:“全面贯彻”,即“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这是要害、是关键、是纲领;3个“坚持”,即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这是3个重要的着力点;3点做法,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这是精神、作风、方法方面需要做的事情。在“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总要求中的“努力”“全面展示”“重要窗口”这几个关键词,更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准掌握。其次,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涵,只有认识它、掌握它,才能运用它、发挥它。
二要科学决策、精心谋划。浙江要建设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这意味着首先浙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各项工作、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人民群众各方面的福祉,都要争先、全面地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个基础上,再向全党全国全面地、真实地展示浙江是如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出来,是如何加快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是如何实实在在地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又是如何能够永续发挥这些优越性的,并且由此吸引全党全国向浙江学习、向浙江看齐,从而增强全党全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自信,激发全党全国更加努力工作,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浙江的做法、浙江的经验在全国开花结果。这是事关浙江、更事关全国,事关当前、更事关将来,事关领导、更事关群众的一件大事,这就需要科学决策、精心谋划、全面部署,也需要中央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
三要改革创新、敢试敢闯。浙江要建设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是一件探索性的事情、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搬,也没有现存的经验可借鉴,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的精神,勇立潮头、敢试敢闯,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坚定信心、一往直前,下定决心、争取胜利,在新时代创造出新业绩、新经验,给全党全国以新认识、新启示。
四要努力苦干、稳步前进。浙江要建设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是一件新事,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需要积极主动、努力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稳步推进。要“干在实处”,干字当头,实在其中。要想得细些,做得精些,干得实些。不草率决策,不急于求成,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扎稳打,努力取得真正有实效、有说服力的成果。
五要善于总结、勇于担当。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认真办事,而且善于总结,使自己不断地变得聪明起来、能干起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这一使命的光荣和重大,绝不亚于当年深圳、浦东新区作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重要窗口所承担的使命,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浙江的一项具有新时代特征,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坚定担当者的姿态和行动去完成这一光荣而重大的使命。
名家小传
徐光春,浙江绍兴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首席专家,高级记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党史党建研究院名誉院长。曾先后担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兼局长、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是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求是》杂志等发表大量论文,主编《马克思主义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