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才聚力创新 引领“重要窗口”建设
记者 李攀
本报讯 (记者 李攀) 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快形成13项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明确要求“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并审议通过了相关决定。在开启建设“重要窗口”新征程的关键节点上,我省如何将这一新时代全省人才和创新工作的宣言书在之江大地落地生根,记者采访了省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
“省委以决定的形式对人才强省、创新强省进行部署,把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作为打造‘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引领性举措,充分彰显了省委的战略眼光和发展定力。”省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全面深化人才改革、扩大人才开放、优化人才生态,去年,全省11个设区市全部实现人才净流入,为建设“重要窗口”打下坚实基础。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全会强调,建设“重要窗口”,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集聚度、活跃度、贡献度和创新的能力、动力、活力。省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凝聚起天下英才的磅礴伟力,必须锚定窗口标准,聚焦三个“着力”。着力集聚一流人才,加快实施“鲲鹏行动”计划,引进一批站在科学前沿、引领未来趋势的“灵魂人物”。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着力打造一流平台,聚力打造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等重点平台,培育一批高能级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和领军型企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着力提供一流服务,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人才码”为牵引,推进人才服务的数字化、国际化、一体化。
“当前,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要采取超常规举措,只要是有利于人才和创新的,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省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重点平台的负责人可以面向全球招聘,对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可以实行“负面清单”式管理,在核心技术攻关上可以搞“揭榜挂帅”,坚决打破各种条条框框。推进集成化改革,建设一批综合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按照建设单位出题、管理部门接单的模式,把责权利一揽子赋予用人单位,切实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形成多元化投入,发挥财政投入和国有资本的引领示范作用,着力增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投入、重大科研平台设施投入、重大人才引育投入,激发用人主体投资人才和创新的内生动力。
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是关系全省长远发展的大事,需要集全省之智、汇全省之力,协调联动抓落实。省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省将继续坚持产学研贯通,围绕三大科创高地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切实补齐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方面的短板,一体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工作,争取在若干战略领域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坚持省内外联动,优化政策激发本土人才积极性,培育和用好本土人才,抓住全球人才流动窗口期,积极融入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拓宽引才用才视野,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海外并购、设立离岸孵化器,就地吸引使用优秀人才;坚持全要素协同,完善“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强人才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金融政策的系统集成,形成发展合力。
“我们将把全会决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重大举措细化量化具体化,落实到点、落实到人”。省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完善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建立赛马机制、健全党政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和联系高科技项目机制等,让各级各部门真正把抓人才、抓创新作为头等大事、首位战略,引领带动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