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深读

浙江近千家巡回法庭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巡回审判,开庭在基层

  从杭州滨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杭州中院,开车20分钟,地铁半小时,交通如此便达,也需巡回审判?1个多月前成立的杭州知识产权法庭(滨江)巡回审判庭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出,构建便民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而作为重要抓手之一,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人民法院派出的巡回法庭、巡回审判庭、巡回审判点等,在县域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巡回审判制度自建立之初,主要就是为了方便偏远地区老百姓进行诉讼。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其内涵和作用也在不断延伸和扩展。”省高院基层工作处处长吴道富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现有基层巡回法庭近千家,多为环境资源、旅游等特色巡回法庭,“就像滨江区申设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时提出的理由——进一步优化现有知识产权保护格局,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一样,背后所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变化。”

  基层司法需求有什么变化?巡回审判延伸了哪些功能?特色巡回法庭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近日,记者奔赴浙江各地法院探访。

功能区设法庭

司法保护助推发展

  苍南县岱岭乡福掌村村民马俊(化名)至今仍记得,去年底苍南县人民法院巡回审判车开进村里,审理他酒后驾驶摩托车造成交通事故一案时的情景。

  听到被判处拘役1个月15天,缓刑3个月,并处罚金人民3000元时,他心里五味陈杂,有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后悔,有受到法律处罚后的情绪低落,还有对法院充分考虑其身体状况的感动:福掌村距离县城来回要一个半小时车程,而他身患重病,不宜长途跋涉,所以苍南法院将庭审现场搬到了他家门口,既体现了司法的威严,又兼顾了被告人的特殊困难。

  受案件数量、人口规模等影响,全省的人民法庭数量已10多年保持在240家左右,去年以来新增了73家,存在设置偏少、服务半径过大等问题。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针对高山、岛屿等交通不便,当事人年老体弱、身患疾病、行动不便等实际情况,基层巡回法庭等大多设置在乡村和偏远社区。

  吴道富对近期新增基层巡回法庭、巡回审判庭分析后发现,“越来越多的特色小镇、景区、市场等功能区,日益重视法庭的作用,比较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杭州未来科技城和滨江区各设立了一个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

  在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徐进看来,这是一种“刚需”。2017年5月底,全省首个集“专利、版权、商标、商业秘密”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平台在未来科技城正式设立,“主要是基于让国内外高精尖技术企业有信心来这里落地生根;已经孵化了一定时间的企业有信心把自己的知识产权在这里产业化;为受到知识产权损害的企业或个人提供大保护、快保护等三方面的需求。”徐进坦言,一开始平台推进的重点放在规范工作体制机制、加强服务等方面,而在司法保护上,主要还是与法院、检察院等建立联动机制。

  但一次招商引资的经历触发了他。当时,徐进负责接待几名有意向带着项目入驻园区的外国客商,经过精心准备,他给远道而来的客人详细介绍了园区的发展定位、招引人才政策、知识产权服务举措等,可对方的第一个问题是,司法保护知识产权如何体现?“当时还真有点措手不及,法院、检察院,哪个城市没有?就算我们已经建立了良好通畅的联动机制,但对于客商来讲,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到这已是一个共性问题的徐进,当天下午就召开商讨会,申请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也被提上了日程。

  这个于2018年11月成立的杭州知识产权法庭(未来科技城)巡回审判庭,还带来了意外惊喜:不仅能为企业诉讼提供方便,还对技术仿冒、恶意攀附商誉、随意使用热门作品“蹭热度”等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

结合区域特色 专事解决一类纠纷

  日前,松阳法院茶乡巡回法庭公开审理了一起涉及茶叶交易款的民间借贷案件,吸引了大批茶农前来旁听:从2016年开始,何某分几十笔借给徐某数十万元,因为是合作多年的茶叶生意伙伴,所以一直也没让对方打欠条。后两人对茶叶交易金额及利息计算方式产生矛盾,协商不成,何某一纸诉状将徐某告上了法庭。最终法庭根据双方的陈述和答辩,以及聊天记录、转账流水等举证材料和庭审质证情况,依法认定两人借贷关系成立,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去年3月设立的全省首家专事解决涉茶纠纷的巡回法庭,选址新兴镇安青茶市场,针对性非常明显:在茶农、茶商、茶企家门口,第一时间化解他们之间因茶叶生产、加工、买卖等产生的矛盾纠纷。

  “可以说是应运而生。”该巡回法庭负责人吴伟平介绍,松阳共有12万余亩茶园,40%的人口从事茶产业,50%的农民收入和60%的农业产值均来自茶产业,在这种背景下,涉茶纠纷数量可想而知。据统计,2018年松阳法院受理这类纠纷就有百余起。“而且,因为大多是家庭式作坊,所以茶农的维权意识比较弱,遇到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小摩擦积累多了,就可能转化为难以调和的大矛盾,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在浙江,与综合性巡回法庭相比,像松阳一样设立特色巡回法庭,逐渐成为当地政府和法院的首选。为了有效化解环境资源方面的纠纷和争议,安吉法院在龙山林场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巡回法庭;为了对违法建筑类、市容环境卫生类、占绿毁绿等涉及城市管理部门的行政诉讼和行政非诉讼案件进行听证和裁决,舟山定海法院在区城市管理局挂牌城市管理巡回法庭;为了让旅游纠纷化解于发生地、化解在萌芽状态,杭州中院在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设立了旅游巡回法庭……

  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庭长李奕欣喜于这样的转变,“我们现在已经在金华义乌、嘉兴南湖、湖州安吉等专利数量较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旺盛的区域,设立了9家巡回审判庭,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社会公众直观感受司法裁判的指引,提升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2019年10月在桐庐县设立的巡回审判庭是杭州知识产权法庭的第5家“分店”。早在2014年,杭州中院就在该县成立了分水巡回审判庭。作为中国制笔之乡,分水镇不少企业早年因为缺乏专利意识吃过很多亏:由于制笔图纸、压膜技术直观易懂,获得专利的笔往往一经出售,就会被周边小企业抄袭仿制。

  “当时因此而起的纠纷真的是数不胜数,就算拥有专利的企业最终胜出,仿冒企业还是经常会赔付完毕后再次侵权。”李奕认为,对于乡里乡亲们来说,比起在杭州开庭,巡回审判庭就地审理镇里发生的侵权案件,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当事人“家门口”开庭,更具威慑力,再加上庭内庭外合法合情合理的引导,渐渐地,同类案件越来越少,“现在,想去桐庐巡回审判庭开一次相关的庭审都难。”她玩笑中有些开心地说。

精挑细选案件 审判一案教育一片

  14年前,电影《马背上的法庭》上映。法官老冯、书记员冯阿姨和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阿洛行走在云南大山深处村寨之间,走到哪儿,法庭就开到哪儿。看完整部影片会发现,与其说是去断官司,不如说是去调解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琐事。

  这也是如今巡回审判的常态。定海法院在辖区范围内设有30个巡回审判点,既有在海岛上的,也有在行业协会里的,大部分案件都是通过调解使纠纷得到化解。

  但也有不一样之处。电影故事里的“调解”,反映的是那个年代因为边陲地区人们法治意识薄弱,基层法官在旧治和法理之间艰难平衡的一种选择,而现在则是基于“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这是实现案结事了、诉源治理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比如我们推出的审判资源和工作重心‘双下沉’工程、‘法官+村官’调解模式等,都有效将大量矛盾化解在诉讼之前,再加上线上诉讼日益便捷、移动微法院小程序被广泛使用等原因,在巡回审判点公开审理的案件数量较为有限。”定海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在浙江各个基层巡回法庭,能入选公开审判的案件,往往都带有“审判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日前,青田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巡回法庭走进该县吴坑乡东溪村审判了一起案件——村民章某在村里的“枫树头”山场田中,因燃烧秸秆灰作肥料引发了森林火灾,经鉴定,烧毁有用林地面积42.894亩,林木损失价值为12143.6元。

  选择这个案件,青田法院精心考虑过。“虽然我省对露天焚烧秸秆行为已明令禁止多年,但仍有很多农民抱着侥幸心理,看着别人烧了没啥事,自己也就跟着做了。以此案说法,具有较好的警示作用。”青田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余绍波认为,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案发后当事人与东溪村达成的森林防火巡查协议,判决现场将发出一份生态修复巡查令:章某将在村里进行森林防火宣传、巡查3年。

  当天,根据章某的犯罪事实及案发后的悔罪表现,法院依法对其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3个月。“每次巡回审判就是一堂‘宣传课’、一架‘播种机’,宣传的是国家的法治建设,播下的是依法治国的理念种子。”余绍波认为,通过向群众展示严明的法律纪律、规范的庭审流程、通俗的辨法析理,可以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

  从“方便”到“优化”,从乡村到城市,基层巡回法庭在传承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无论怎么变,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7 巡回审判,开庭在基层 2020-06-24 浙江日报2020-06-2400006;浙江日报2020-06-2400010;浙江日报2020-06-2400011;浙江日报2020-06-2400014 2 2020年06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