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钱塘江

疫后,如何驱散情绪“雾霾”

  “虽然整天呆在家里,可我总觉得很疲惫,还经常跟家人发生冲突。”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大家都开始复工复产了,可我还是心有余悸,每次外出回家都要拿酒精把全身喷一遍。我知道这有点病态,可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习惯了在家办公后,我发现无法和他人面对面顺畅交流了。”

  ……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浙江省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行业协会会长、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的我,和同事们一起,碰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案例。疫情期间,一些人没有遭遇新冠病毒,却被“心理病毒”所伤害。在危机状态下,安心与安身是一致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学会驱散疫情下的“情绪雾霾”,是抗击疫情的一道重要防线。

  成立心理干预小组

  农历庚子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不断增加的确诊病例数以及各类疫情信息的传播,无形间加重了公众的焦虑、恐惧、无助等情绪。我发现,家庭关系紧张成为这段时间的一大突出问题。许多“家里蹲”的人感觉“人在明处,病毒在暗处”,最终陷入不安的情绪中,严重者还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同时,过长时间的相处也加剧了夫妻、亲子等矛盾。

  我曾碰到过一位30多岁的女性。她告诉我,在最难受的日子里,因为害怕,她每天都要拿酒精把家里角角落落都擦一遍。不仅如此,她晚上还经常做噩梦。由于睡眠不好,白天也精神不佳,无法专心做事,总是跟家人吵架。好在,通过干预调节,目前,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

  此外,疫情严重时期,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医务工作者和老年人这几类人群的心理问题也需要特别关注。

  心理呵护是促进身心健康的一剂良药。为应对疫情带来的种种心理问题,1月底,我们就成立了心理干预小组。针对大众的心理健康,我们录制并上传了7集心理干预讲座视频和7种心理健康操音频,内容覆盖疫情下的特殊社会环境分析、各类人群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控等方面,帮助大家用科学、理性、健康的心态面对疫情。针对医务工作者及新冠肺炎患者等群体,我们的5位医生和3位护士还进入隔离病房开展心理辅导。

  此外,浙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行业协会还开通了免费线上心理公益咨询活动,我和20多位专家一起受理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活动持续了两个多月,我们每天都要回答上千个问题。

  打好疫后心理持久战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可是因为疫情所引发的系列心理问题却远远没有结束。部分市民出现了失眠、易怒、过度警觉等症状,甚至还有少数人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恢复正常。因此,在这个阶段,心理防疫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我们观察发现,当前较容易出现心理压力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学生、患者、企业员工、私人老板等几类人群中。

  对于学生而言,重启课堂生活后,整个环境都出现了变化。无论在学习、作息安排方面还是情绪调适方面,都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调整。孩子们需要劳逸结合,合理安排生活内容,也需要和家人、朋友倾诉自己的心情。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科学应对孩子们可能出现的各类情绪及身体上的不适。

  对于企业员工而言,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对他们的影响尤为明显。这也导致了该群体中部分人出现了抑郁倾向。对当下状态的不满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等因素,潜移默化间增加了他们的焦虑情绪。

  还有部分人群出现了强迫症等疾病。前不久,我刚接诊了一位患者,他反复洗手,一天要洗掉一块肥皂,甚至把手洗破了也不能停下来。这就是典型的由恐慌心理引发的强迫症,已明显影响到正常生活。

  当前,新冠肺炎患者及其家人等群体,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对象。因家人、自身患病而被隔离等情况都可能成为应激源,造成精神创伤。

  疫后心理援助工作是一场持久战。作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从业者,在打好这场“后疫情”心理战上,我们仍不能忽视和放松。越是此时此刻,越需要心理关怀和专业的心理疏导。

  学会接纳负面情绪

  在我看来,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因此面对疫情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尽相同。不过,有些调控手段却是共通的。

  首先,我们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同时看到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所需经历的挫折。认清现实才能更好地克服当下的困难,并不断前进。

  同时,我们还可以尝试通过静坐冥想、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分睡眠、通过语言或想象力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适当运动、寻求家庭支持等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调控。

  在特殊时期,大多数人都会出现诸如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我们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也不必有过多的心理负担。当你认为这些情绪不应该出现而对它们进行克制时,恰恰不利于心理健康。相反,学会接纳并表达这些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疫情。

  一些症状较轻的患者,往往能通过认知调节、放松训练、体能锻炼等方式,重新回到正常状态。而负面情绪持续时间长、已影响日常生活的症状较重者,也不必过于焦虑,可以尽快寻求精神心理专业医师的帮助。

  再过不久,我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行业协会会推出公益性心理咨询,针对各类群体开展心理干预。衷心希望大家都能驱散情绪“雾霾”,轻松自在健康地生活。   (沈听雨 整理)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3 疫后,如何驱散情绪“雾霾” 2020-06-14 20961315 2 2020年06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