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网络“立体化” 项目集聚“新精尖”
嵊州市省级高新园区(三界镇)跑出“加速度”
阮帅 陈烨 张吕蓥
通途交汇处,故有“三界”称。绍兴嵊州市三界镇素有“嵊州北大门”之誉,该地向北与上虞区接壤,西北与柯桥区相邻,上三高速、104国道交汇于此,还是嵊州离嘉绍跨海大桥、绍兴滨海新城和上海市区最近的区域,交通便利。城际枢纽,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2010年8月,嵊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此挂牌,园区管委会与三界镇合署办公,采取“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
嵊州市省级高新园区(三界镇)属浙江省“一小时经济圈”,作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沪杭甬”大湾区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园区党工委牢牢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形象双提升,搭建起全市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的重要平台,成为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一线”阵地。
如今,肩负着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园区正全力构建集高铁、码头、高速、国道等为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在承载平台、精准招商、产城融合等方面寻求突破,打造集现代化、信息化、低碳生态型为一体的高新产业新城,努力建成首位度最高的湾区产业承载区,更紧密地对话长三角,融入大湾区。
水陆并行四纵五横 构建立体交通
“这里将建设一座8米宽的旅客进出站地道,这里则将建一座基本站台和一座侧式站台,站房的总建筑面积达4994平方米。”近日,嵊州市省级高新园区(三界镇)管委会副主任张国高拿出一张崭新的效果图,图片上一座集站前广场、公共停车场于一身,绿化优美的高铁站呼之欲出。
作为我国第一条民营控股高速铁路,杭绍台高铁被浙江省列为实施“八八战略”全省大通道建设的重点项目,它的建成通车将让嵊州不通铁路成为“过去式”。而三界镇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站点,将建设杭绍台高铁三界站及配套工程,这也是三界镇加速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跨空间”对话杭绍台地区的标志性工程。
高铁为高新园区发展提速,码头则带来了“宽度”,让园区的交通网络日趋立体化。在曹娥江上游,三界大桥南侧,绍兴港嵊州港区中心作业区码头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这里作为绍兴港七大港区之一,将建设6个500吨级泊位,顺岸连续布置。码头水工结构按照1000吨级标准,年吞吐量175万吨、集装箱两万TEU。另外,还将配套建设陆域堆场、道路、生产及生活辅助建筑等设施,陆域面积约216亩。
“高铁站和码头的建设,将为人们带来更为便利的交通,在提供更多优质出行选择的同时,还意味着三界将进一步成为嵊州‘走出去、引进来’的重要窗口,更好地对话杭绍台地区。”高新园区(三界镇)党(工)委书记裘庆军说,交通便利是三界镇的“硬核”优势,未来,园区将形成以疏港大通道为主轴,沿航运码头、上三线高速三界出口、高铁站、104国道沿线的“三节点一沿线”,构筑园区“外联内畅”交通路网,两年内完成疏港大通道、发展大道、纵一、纵二、纵三以及四条横支路,形成园区四纵五横路网格局。
精准招商乡贤“牵线” 共建高端平台
走进位于高新园区的临杭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业园,马路上工程车辆满载着建筑材料往来行驶,工人们在脚手架上忙着喷涂墙面。“这里主要承接杭州市优质的汽车轴承、轮毂单元、轴承万向节等生产企业,全面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50亿元以上。”裘庆军说,目前,来自杭州萧山的16家企业已经入驻,12个项目正在进行厂房主体建设,其中1个已经部分投产,另外4个已进场施工。
建设“园中园”优势互补,企业“抱团”发展资源共享,园区的这一定位成为吸引大量优质企业驻足的“金字招牌”。除了临杭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业园,高新园区还将打造高端建材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2020年预计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将有效实现园区产业链条式拓展,强化不同类型企业和组织间的利益联结。当下,数十个工业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园区里“一天一个样”,变化日新月异。
近年来,高新园区基本形成了以链轮厨具为主导、茶叶建材为特色、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为新增长点的三大支柱产业格局,充分发挥中国三大链轮出口基地之一、嵊州市厨具产业发源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等优势,吸引了一大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为了更好地承接适合园区发展战略的优势企业,不断引进来自上海、杭州等地的创新资源,园区将在2020年底基本建成首个千亩产业园,2025年底还将形成工业产值达200亿元以上的湾区高能级大平台,通过打造一条完善的全产业链,张开怀抱广纳“高精尖”项目。
园区始终坚持招商选资一号工程,全面对接“高铁时代”“码头时代”,实施精准招商,吸引了一批10亿元以上项目和一大批亿元以上项目成功落户。2016至2019年,已落地项目37个,总投资达62.96亿元,并引进市内境外资金24.85亿元,为园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优质项目的引进,也离不开乡贤的助力。今年4月,浙江春凯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松锋跑到园区管委会,敲开了高新园区(三界镇)组织员徐勇办公室的门,原来,冯松锋的企业已入驻园区,而当他得知上海一家新材料企业有对外发展的意向后,就主动邀请对方负责人来到园区逛了一圈,自己还当起了“讲解员”。看到对方有意愿入驻,冯松锋便赶紧跑来告知园区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跟进。“目前,双方已经达成初步意向,准备开展下一步的合作洽谈。”徐勇说,三界当地有许多往来经商的乡贤能人,他们对企业经营更加熟悉,也对相关行业有专业的了解,园区充分发挥他们的人脉优势,通过热心的乡贤“牵线搭桥”,让园区招商更加精准,成功率更高。
驻企指导服务代办
打开“绿色通道”
“为了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他们无缝对接生产需求,与企业人员跑工地抓市场。他们高效精准贴心的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有力地促进了我们复工复产的顺利进行……”近日,高新园区收到了一封感谢信,虽不过数百字,却满溢着深深的信任和感激之情。
这封感谢信来自嵊州捷尔世阻燃材料有限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由于外来车辆无法驶入,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无法补给,导致生产进度受阻。“我们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展开协调,帮助寻找企业需要的原材料供应方,最终帮助其与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企业得以顺利恢复生产。”高新园区(三界镇)副镇长丁卓武说,园区企业所需无小事,只有让企业在园区有归属感,项目才能真正留得住、做得强。
目前,园区在建重大产业项目39个,为了更及时、更全面掌握项目建设情况,今年以来,高新园区建立了“三服务”问题、责任、落实三张清单,班子成员主动介入,通过设立重点项目汇总表,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各项目在各阶段可能面临的困难。知道了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后,园区安排骨干成员为每个项目组建专门的工作团队,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优势,通过驻企服务员提前介入,多方协调立知立办,倒排项目工期节点并高效推进,让企业发展如鱼得水。
高新园区(三界镇)党工委副书记、镇长裘张洁了解到园区企业浙江湃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急需资金转产后,园区连同金融部门第一时间上门沟通,仅用一个工作日就实现了1400万元贷款资金的申请、受理、审查、审批和放款全流程;高新园区(三界镇)融资科科长郭潜在年初成为驻企指导员,得知园区企业浙江汇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存在资金周转难题后,通过主动代办帮“跑腿”,助企业获得千万元资金贷款,解了燃眉之急;高新园区(三界镇)两新工委委员马赛骏担任驻企联络员,全程跟进代办,帮助浙江艾迈塑胶制品有限公司50天就完成了全部园区入驻手续……通过面对面、点对点的联系对接,园区为企业打开了“绿色通道”,做到全力支持用心服务,一次次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获得了企业的“点赞”和好评。
低碳生态现代都市
推进产城融合
“趁着这几天阳光好,带上家人来这里体验一下采摘游,呼吸新鲜空气。”近日,市民叶先生一家从上海来到高新园区浙江飞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农业基地,体验蔬果采摘和亲子游。
浙江飞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优质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配送、观光休闲和科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基地,有种养殖基地10000多亩,蔬菜品种多达100多个,水果有葡萄、桑葚、樱桃、梨、水蜜桃、黄桃、火龙果等10多个品种。作为目前长三角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之一,这里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休闲旅游。
不仅如此,网易未央(嵊州)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也落户高新园区,计划建成年出栏10万头的大规模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将采用多种环保处理技术,将有机肥和沼液用于蔬果种植,而农作物可通过液态料饲喂设备供猪食用,实现种养循环一体化。这些低碳环保的绿色项目为园区增添了一抹生机,也是园区“两条腿走路”,兼顾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积极探索与有益尝试。
如果说高新园区核心区块是工业升级的“主战场”,那么三界老镇区就是展现地域特色的“门面担当”,两者相得益彰融合共进。“我们遵循‘显山露水’‘依山亲水’的原则,利用历史古镇的文化底蕴和山水风光的自然特色,把老镇区打造成为具有三界地域特色的水、岸、堤、山相互融贯的现代化魅力小城。”裘庆军说。
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核心区,园区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基础上,还不断利用自身资源提升区域风貌。茶源小镇规划的落实,曹娥江、剡溪水域的治理保护,南街、北街板块的风貌提升,开发始宁老街、浙东唐诗之路魏晋遗风……以推进实施浙江省美丽城镇项目为契机,园区在原有小城镇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打造省级小城镇样板乡镇2.0版本。
另一边,以杭绍台高铁三界站为核心的高铁新城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这里将建设一批地标性的高新发展大厦、乡贤大厦等现代服务楼群,配套商贸服务、教育卫生等,实现产业和城市功能融合发展,一个集路网交通枢纽、商贸服务终端、文旅休闲地标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新城正在形成。
(本版图片由嵊州市省级高新园区(三界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