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论周刊

打造“重要窗口”的特殊风景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项建设事业都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其中。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后,根据省委关于“重要窗口”建设“各项工作都必须全面过硬、各个条线都必须统筹推进、各个地方都必须均衡发展”的要求,省残联认真对标对表“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坚持“一手抓学习贯彻,一手抓转化运用”,推动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努力打造“重要窗口”的特殊风景线。

  全面深入抓好学习,着力凝聚“重要窗口”建设强大合力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省政府残工委全体会议暨省残联主席团会议第一时间动员部署,省残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学习研讨、各党支部全面跟进学习、“知行讲坛”深入研讨交流,省“残疾人之家”政协委员会客厅面对面宣讲,统筹推进各地残联干部、各类残疾人组织和全省广大残疾人三个层面的学习贯彻工作。

  通过学习研讨,全省残联干部进一步认识到:残疾人作为特殊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残疾人工作作为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必须牢牢守住的特殊底线;同时,残疾人事业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重要窗口”不可或缺的特殊风景线。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全体残联干部与我省312万残疾人群众最广泛地凝聚到“重要窗口”建设的奋斗实践中,全面履行“代表、服务、管理”三大职能,守好残疾人工作这一特殊底线,打造残疾人事业特殊风景线,就是全省残联组织在“重要窗口”建设中的最大使命担当。

  精准查找短板弱项,着力夯实“重要窗口”特殊底线

  当前,我省残疾人事业的短板弱项仍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从残疾人基本状况看,由于多数人处于就业链底端,抗风险能力弱、自我发展水平低、收入不稳定,此次疫情不可避免地对残疾人造成较大冲击,许多残疾人种养户产品滞销,盲人按摩机构等经营困难;从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看,城乡、区域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基本公共服务还不能充分满足残疾人需求,一些扶助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从残联组织履职情况看,现代化治理能力还不够强,遇到突发事件反应不够快速灵敏,应对办法举措不够多,上下沟通有时不够通畅,运用信息化手段不够,残联基层建设亟须加强。

  要按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要求,坚持对症下药,加快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健全基本保障机制,为残疾人托好“底”。深入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完善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深入参与“大救助”体系建设,落实好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实行单人户施保等政策;深入推进慈善助残危旧房改造项目,切实解决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中存在的特殊困难问题。结合“三服务”活动,建立以重度残疾人、生活困难残疾人等群体为重点的定期探访慰问制度。进一步健全素质提升机制,为残疾人赋好“能”。全面升级一批线上、线下助残惠残优惠政策,尤其是推进线上教育、康复、就业、心理疏导等“互联网+”残疾人素质能力提升服务。持续优化康复服务,用好“康养联合体”研究课题成果,建立健全精准识别、早期介入、动态管理、绩效评估等工作机制。提高听力残疾儿童装配人工耳蜗救助标准,完善残疾儿童学前和残疾青少年高中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加强康教结合幼儿园扶持措施。进一步健全就业增收机制,为残疾人固好“本”。贯彻国家残保金新政,完善按比例就业信息审核机制,加大就业公示和超比例奖励力度,努力实现既促进我省残疾人就业创业,又为企业减轻负担。主动参与实施我省“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和“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百名能工巧匠选树培育活动。深化与阿里巴巴电商助残合作,共建“云朵之家”云客服基地,帮助更多残疾人开设淘宝公益网店、“淘小铺”,助推残疾人成为“网红”“主播”。

  认真梳理特色亮点,着力打造“重要窗口”长板强项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省残疾人教育、康复、就业、权益保障等残疾人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踊跃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在运动赛场摘金夺银、在文艺舞台展示才艺,成为充分展示我省改革发展稳定成就的一支重要力量。

  按照省委关于我省残疾人事业要与我省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要求,残疾人事业要深入开拓创新,着力突出特色亮点。全力打造三大助残服务品牌,即浙版“残疾人之家”品牌、“浙江特殊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和“浙江残疾人文化体育”品牌。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在前期扎实工作的基础上再提升再完善,通过深化省部合作、完善扶持政策、升级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水平,真正把这些最具特色的亮点、最有效的做法制度化、长效化。用足用好十大“国字号”资源。全面推进全国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继续教育基地、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匠培育)基地、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培训基地(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南方基地)、国家盲人门球训练基地、全国康复研究中心(华东中心)、中国手语浙江培训基地等基地(中心)建设,提升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确保继续走在前列。加速推进亚残运会展示项目建设。特别是加快推进“浙江省残疾人之家”改造项目、“残疾儿童教育康复示范基地”改造项目、“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南方基地”建设、“浙江康复医疗中心”设施布局优化等省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以更好地在杭州亚残运会期间展示浙江乃至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展现残疾人自强风采。

  完善提升政策体系,着力形成“重要窗口”制度优势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率先建立了“覆盖广泛、标准适度、动态调整、衔接有序”的残疾人补贴制度,率先形成了家庭照护、社会化服务、残联机构托养等多元化的残疾人托养庇护体系,率先建立了全覆盖、高标准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制度和广目录、双轨制的辅助器具补贴制度。

  要按照省委“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坚持拉高标杆,着力让先发优势转化为领跑优势。构建精准化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发挥数字化、信息化撬动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助残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服务标准化建设,统筹建立残疾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信息精准归集和分析应用制度;按照助残服务办理手续便捷、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优的要求,全面推进残疾人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促进城乡残疾人服务一体化发展,满足残疾人特殊性、多样性、多层次需求。构建高质量残疾人福利保障体系。在我省现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人康复补贴和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等福利补贴制度基础上,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探索研究更多切合残疾人需求的补贴项目,进一步构建适应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质量残疾人福利保障体系。构建现代化残疾人事业治理体系。以省域治理现代化理念优化残疾人工作体制机制,纵深推进残联改革,把“整体智治”的理念贯穿到残疾人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探索建设完善新时代残联基层治理体系、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社会力量的作用,孵化培育和引领助残社会组织,为我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贡献残联力量。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7 打造“重要窗口”的特殊风景线 2020-06-08 20936376 2 2020年06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