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抢抓重大机遇,温州财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基金为媒,走好一体化“先手棋”

  “这次基金落地针对性很强,增添了企业的信心和动力,也让我们复工复产多了重保障,可见宠物行业被市场普遍看好。”近日,温州佩蒂动物营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振标倍受鼓舞。

  让陈振标感到“多了重保障”的基金,是去年3月由浙江温州市,上海嘉定区,江苏昆山市、太仓市四地政府与上汽集团共同签约设立的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成功投资温州佩蒂动物营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意味着长三角基金的项目落地有了实质性进展。

  乘势扬帆进,奋勇争朝夕。“设立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是各签约方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一个有力举措,也是温州与嘉定深入推进更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的又一重大成果。”温州市财政局主要负责人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号角已经吹响,温州市财政局将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以善谋破题、以实干见效,主动服务国家大局,积极担当作为,努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承担更多财政责任,贡献更多财政力量。

以基金为媒介 主动对接融入“一体化”

  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是温州市政府产业基金首次“跨省域合作,多地政府、多个主体参与”的一次重大尝试。去年年初,温州市财政局便开始积极谋划,与嘉定区财政局、上汽集团持续深入对接,反复研究基金组建方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去年3月,温州携手嘉定、昆山、太仓和上汽集团,共同设立关乎长三角未来产业发展、目标规模100亿元的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通过资本力量,助力优质企业,为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再添“催化剂”。

  该基金着眼于长三角地区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消费、高科技与人工智能等四大领域,重点聚焦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健康、新材料、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细分行业内优质子基金及直投项目,促进产业整合和效率提升,推动长三角区域产业创新协同,并实现资本运作和产业升级的资源整合,促进长三角区域加快形成面向未来的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对于温州而言,设立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是一次重大机遇,对加快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激活创新活力具有重大意义。温州市财政局下属温州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是长三角基金温州方出资主体受托管理人。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温州将通过长三角基金引导更多的产业项目、人才、基金落地和投资温州,尤其是要大力支持温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生命健康、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促进温州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基金为新媒介,更加积极主动对接融入,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理应承担更多的财政责任、体现更大的财政担当、作出更多的财政贡献。”温州市财政局主要负责人说。

  其实,产业基金对温州财政来说并不陌生。围绕温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该部门积极推进产业基金、市科创基金等存量母基金投资运作的转型升级,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以引导基金、母基金、子基金为架构的产业基金,架起了产业资本与民间资本的对接桥梁,激发了民间资本投资活力。

  截至目前,温州各级地方政府共设政府产业基金母基金13支,总规模86亿元,已到位32.98亿元;共设立子基金32支,子基金规模171.74亿元,子基金投资企业项目82家,基金投资额17.83亿元;直投项目4个,投资额6.2亿元。

以资金为保障 助力“科技飞地”起航

  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长三角先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充分引进与吸收外来高新技术,加大自主科技创新力度,对提高区域产业层次,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去年12月,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在上海嘉定区举行开园仪式。这意味着温州在上海打造的规模超大的“科技飞地”正式起航,温州市深入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牢牢把握“融入大局”的战略导向,温州财政充分发挥财政保障作用,安排5749万元资金用于上海嘉定科创园建设,着力搭建产业协作平台,助力高效承接上海科创资源辐射,助推温州企业破解科技创新瓶颈。

  资金愿意往哪儿投,人才才愿意往哪儿走。“有了这个科创飞地,我们可以利用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和实验装备优势,推动温州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从温州起家的恒丰泰公司董事长叶胜康说。

  和恒丰泰公司一样,看中嘉定人才资源优势的还有海尚集团。“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不仅让我们零距离地接触前沿科技,更招揽到优秀的专业人才。”海尚集团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研发部门已成功聘任多位高学历研发人员,正致力于研发低速无人驾驶车。

  “上海是我们新项目的孵化中心、创新人才的引进窗口,目前已经有几名博士表达了进驻意向。”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达武在公司成功入园后,对引才方面尤为期待。

  这些高新企业正探索“技术在上海、转化在温州、产业在温州”的发展路径。“孵化在上海、生产在温州”也将成为一些温州企业科技创新的新模式。

以集中财力办大事为原则

推进高质量发展

  众所周知,要想富、先修路。如今的温州,对外交通不畅的弊病正飞速消除。发力大交通,温州倾己所能构建融入长三角交通网络。

  景文高速公路全长约68.045公里,总投资约137.05亿元;文泰高速线全长约57公里,总投资109.3亿元。这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是浙西南加强对外交通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也是接轨长三角、融入海西经济区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保障这两条高速公路快速推进,温州市财政局安排项目资本金6.24亿元,累计拨付补助资金31.04亿元。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积极保障,对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地方高速公路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

  杭温铁路义乌至温州段是PPP和“混改”双示范项目,对助力温州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快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约390.1亿元(其中温州南动车站约3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温州市财政局在探索杭温高铁混合所有制改革、制订项目投融资方案、PPP入库、财承论证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无独有偶。眼下温州机场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航空区域枢纽,尤其是温州机场三期扩建项目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该扩建项目预计投资约为150亿元,工程立项等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温州市财政局计划协助申拨中央财政民航基金不少于20亿元。

  除了公共交通外,从异地医保等民生领域的密切联系、互通共享,到搭建平台、共兴产业等经济社会领域的全面合作,温州市财政局都在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保障重要项目的推进和落地。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如今,在新一轮发展“大考”中,温州财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为加快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体系,为温州当好“重要窗口”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贡献财政力量。

  手

  记

管好政府

“钱袋子”是使命

  宋代学者苏辙有言:“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可见管好政府“钱袋子”的重要性。

  但财政部门作为综合管理部门,不仅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从而牢牢把握全域发展的方位和趋势。今年,在各级政府提倡过“紧日子”、支持减负的背景下,如何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充分发挥作用?温州已全面建成“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将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

  “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旨在通过发挥市一级政府集中财力优势,综合运用“资金、资产、资源”,对“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大干交通”等大事、要事,进行前瞻性和系统性保障。同时,不仅要继续做大财政蛋糕,为首位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物质基础,也要加强民生保障,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惠及老百姓。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作为财政部门,我们要切实扛起应有的责任,切实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钢刃上,切实把公共财政政策的引导服务作用发挥好,更好地助推抢抓‘融入长三角’战略机遇。”温州市财政局主要负责人认为,下一步要更加突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完善一体化发展资金保障机制,努力实现“落一子而活满盘”,以财政谋划的优异成绩交出高质量发展的满意答卷。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以基金为媒,走好一体化“先手棋” 2020-06-04 浙江日报2020-06-0400007;浙江日报2020-06-0400013;浙江日报2020-06-0400019;浙江日报2020-06-0400011;浙江日报2020-06-0400016;浙江日报2020-06-0400017 2 2020年06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