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借船出海 借梯登高

慈溪:抢占沪杭甬“黄金节点”发展新高地

  慈溪,地处杭州湾南岸,东靠宁波,西临杭州,北接上海,是长三角地区连结上海、宁波两大现代都市的“黄金节点”。

  2019年公布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当中,宁波慈溪市名列第6位,以占全国万分之一点四的土地,创造了全国千分之一点九的生产总值和千分之一点七的财政收入,代表了浙江省杭州湾南岸发展的强大水平。

  国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并将慈溪列为9座中等城市之一。待通苏嘉甬跨海铁路通车后,慈溪将直接纳入上海都市区“半小时交通圈”,真正实现沪慈两地同城效应。慈溪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彰显,也面临着落实国家战略,率先探索服务宁波、融入长三角的新渠道与路径的重大机遇。

  近年来,慈溪立足自身基础设施、市场联系等优势,加快谋划全方位接轨上海,慈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编制《慈溪市全方位接轨上海五年规划(2017-2021)》,提出打造上海全球科创中心产业化示范区、上海优质公共服务合作共享区、上海改革创新经验延伸试验区、深化沪甬人文合作枢纽区的总体目标定位,实施交通互联互通、产业转型对接、科创资源对接、信息互通共享、公共服务接轨、多元主体对接六大工程,变“通道”为“枢纽”,变“过境”为“节点”,走出了一条接轨发展、借势发展、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搭建产业升级的“跳板”

  曾经敢为天下先,如今战略抢先机。2019年6月,慈溪与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港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立足临港集团的品牌优势、平台优势、产业科创金融等资源优势,双方围绕园区开发、产业发展、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合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内的产业协同创新示范基地。

  临港集团是上海市属的一家以园区开发和配套为主业的国企,在上海和长三角开发建设了多个高品质产业园区、科技城与科创基地,致力于成为上海辐射带动长三角的先行者、全国产业园区开发领域的标杆、世界聚焦中国制造的窗口。临港集团与慈溪的战略合作不仅仅是推动强强合作、优势互补,更是积极融入大湾区战略发展的部署。从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接轨上海,学习上海先进经验,承接上海城市功能疏解和产业梯度转移,这是慈溪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选择、最佳路径和正确方向。

  慈溪把提升产业链水平作为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借助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和“五个中心”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科创中心),积极参与构建区域产业协同体系,承接上海现代金融、科创、研发设计、高端中介服务等辐射扩散,聚焦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金融服务、智慧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123”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沪甬合作先行区和接轨上海的产业新高地。

  2019年6月,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合作共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慈溪分区”,充分借鉴、吸收漕河泾成功经验,着力打造杭州湾南岸智造高地。

  在漕河泾开发区新建的商贸区里,设立了专门展示合作地区、园区产品的场馆。目前,浙江力玄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健身器材产品将作为高新区的第一批产品入驻。在已经开工建设的漕河泾开发区科技绿洲园区里(预计2021年交付使用),还将建设1~2个运动中心,漕河泾将优先推荐使用力玄公司运动器材。“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慈溪分区”还专门谋划了项目承载空间,引进的中南高科产业园和环普工业园项目将各预留5万平方米左右空间,供临港、漕河泾溢出、转移项目落地。

架通科技协同的“跨海大桥”

  一个名片大小的雷达控制器,计算能力相当于一台笔记本电脑,工作频度高、功耗低、可替代进口,大批量生产后有望大幅度降低目前汽车主机厂商的采购成本,为我国智能汽车工业发展贡献慈溪“芯”。

  这个控制器的“作者”,是由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导师、“海归”人才呼延吉带领的延挚动力科技团队,目前他们正在慈溪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呼延吉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他表示,随着车用微型雷达制造用的压铸件、电子件逐渐从上海向慈溪梯度转移,慈溪的产业配套优势凸显。待高铁建成通车后,公司将逐步把上海的研发中心迁过来。

  近年来,在逐步承接上海制造基地向周边梯度转移的同时,慈溪注重科创资源对接工程,主动对接上海科创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正探索出一条共赢共享的“科创在沪、生产在慈”的科技产业化模式。

  产业关联与经济合作能级是城市间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赢的重要前提。慈溪在机械基础件、新材料的诸多细分行业领域所拥有的突出制造业基础,可以更好地衔接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等诸多衍生的产业化资源。两年前,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慈溪服务驿站成立,推进慈溪规上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诊断全覆盖,探索共建创新设计工作坊,大力引进上海科技金融机构,打造湾区创新联合体。而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与慈溪市共建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慈溪应用技术和产业化中心,也已正式投入使用。今后,这些全面承接和集聚上海创新资源的科研高地,将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吸引高端人才、实现慈溪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创新协同还在于人才。慈溪深度融入大湾区发展,积极搭建各类沪慈人才对接合作平台。目前已成立以上海高校联盟为代表的“青春智库”、以环湾政产学研联盟为代表的“环湾智库”和以关爱家乡上海顾问团为代表的“专业智库”。

  既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不断把上海科技资源转化为慈溪的制造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慈溪市已有公牛、福尔达、慈兴等50多家民营企业在上海设立研发机构,开展对口科研合作。早在20年前,公牛集团就为接轨国际国内连锁渠道、大卖场,成立了上海分公司,近年来又在上海建立品牌中心、电商中心和智能物联研究所。

  逐梦一体化

一座桥让一座城动能满满

  在中心城区东北,慈溪市综合商贸城、农贸城、国际名品城、轻纺布料城在内的8大商品市场正在建设或已经建成。开业3年多的综合商贸城,已经成了慈溪及周边地区日用生活消费品采购的重要基地,周末客流达到3万多。

  杭州湾大桥东南方向超10万亩的盐碱地,如今是长三角最大的现代农业开发区,吸引世界500强企业正大集团等25家优质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大桥是节点,也是新开始。慈溪传统产业拓展了市场空间,激发了创新动能,建长三角市场群的底气显然与交通的互联互通不可分。

  慈溪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加快建设“外联内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不断提升民生服务保障,争当前湾新区建设“排头兵”,把慈溪打造成为沪杭甬一体化交通体系枢纽地。

  打造长三角一体化交通枢纽地,需要加快破解对外交通瓶颈制约,形成接轨上海新优势。4月30日,经评审小组评审,中国铁设中标通苏嘉甬铁路慈溪站综合交通枢纽研究编制项目。至此,高铁慈溪站综合交通枢纽设计研究启动,以描绘站城融合蓝图,把高铁红利转化为新一轮发展成果。

  慈溪加强和杭州湾新区的统筹规划、联动开发,补齐交通互联互通的短板。杭甬高速复线是中国首条智慧高速公路,预计2023年建成通车,远期将全面支持自动驾驶、边行车边无线充电。届时,它将沿着杭州湾南岸连接起大湾区最重要的两个核心城市:杭州和宁波,大大缩短长三角南翼与上海、嘉兴、苏州、湖州等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劲支撑,慈溪正朝着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

  (本版图片由慈溪市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慈溪:抢占沪杭甬“黄金节点”发展新高地 2020-06-04 浙江日报2020-06-0400007;浙江日报2020-06-0400012;浙江日报2020-06-0400010;浙江日报2020-06-0400015;浙江日报2020-06-0400017;浙江日报2020-06-0400021 2 2020年06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