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批600多名浙江援藏人,在那曲留下铭记一生的经历
海拔4500米,一场跨越25年的接力
本报记者 张亮 张彧 毛传来 季叶海 周旭辉 本版摄影:季叶海 周旭辉
从拉萨北上,春天和绿色渐行渐远。越来越广袤的雪原,引领我们走上海拔4500米的那曲。这条路线,印满了一批批浙江援藏人的足迹。它的起点,也是在一个5月——
1995年5月,肩负中央和省委的重托,浙江省第一批援藏干部抵达那曲。当月30日上午,在一条主街上,领队邢最荣掏出从杭州带来的一小瓶水和土,轻轻洒下。从此,家乡和他乡贯通了血脉。跨越25年,9批600多名浙江干部人才,相继来到这远隔近4000公里的地方。
一首怀念西藏的歌唱道:“喝过的美酒都忘记了,只有青稞酒忘不了;穿过的衣衫都忘记了,只有氆氇忘不了。”许多援藏人说:“去过的很多地方都忘记了,只有西藏忘不了。”
25年,他们给这里带来了什么?留下了什么?究竟是什么让他们魂牵梦萦?
播火 点燃每一盏希望的灯
一张老照片,带我们找到34岁的达扎旺堆。照片上,一群欢乐的藏族孩子,围着一块刻着“那曲杭州希望小学”的石碑。“站在中间的就是我,我那时读五年级。”达扎旺堆指点着说。
这张20多年前的照片是第一批援藏干部、时任那曲县委书记魏尔平珍藏的。他说:“刚到那曲调研,有个数字让我们震惊: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2.5%。我们认识到,比起缺氧,那曲更缺的是学校。扶贫,就要从这里扶起。”
1995年8月,一封火烫的信,从援藏干部姜军笔下飞到家乡:“每个杭州人少吃一根棒冰,少抽一支烟,省下的钱可以建三四所希望小学……”很多杭州人第一次听说“那曲”这个地名,但短短一周,225万元的善款从千家万户汇集。当时的报纸有这样的记载:“向阳中学的盛捷捐出一年的积蓄100元;邮电路小学9岁的王笑凡打开一直舍不得动的储蓄罐,那里有15.16元的硬币……”
不久,一所所希望小学在高原落地开花。达扎旺堆离开昏暗的土坯房,他的世界像新教室一样明亮起来。“大学毕业后,我回到那曲,当上老师、小学校长。我想帮更多孩子,改变他们的一生。”达扎旺堆说。
这些年,一批批浙江教师也来到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高三学生洛桑赤列,至今还记得浙江的胡招老师:“胡老师不是用语言,而是用心在上课。他告诉我们外面的世界很大;他说学习不是为了高考,而是一项终身的事业。”说到未来,洛桑有一堆设想:“我喜欢历史、文学,想上中国人民大学,以后想当作家,或者像你们一样的记者……”
第八批援藏干部王世美曾牵头组织数百名那曲师生来杭州培训交流。对此,出身牧民家庭的那曲杭嘉中学校长加央罗布由衷地说,孩子的眼界开阔了,往往能影响一个家庭,进而带动一个村子。
浙江援藏人还为藏区众多病人带去希望。针对当地常见的包虫病、唇腭裂、白内障等疾病,援藏医生与爱心机构携手开展大规模的筛查治疗。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选派的叶波医生记得,有个叫梅朵的女孩——在藏语中,梅朵是花的意思。因为患有唇腭裂,梅朵时常愁眉不展。手术后,她难得地笑了。那笑容,让叶波仿佛看到了花开。
助跑 千年冻土上的千年一跃
第一批援藏干部领队邢最荣还记得第一眼看到的那曲:城市明晃晃的,是铁皮屋顶反射的阳光;进了城区,街道狭窄坑洼,房屋低矮稀疏,“好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地的乡镇。”
住下来,更多的困难摆在眼前:用电靠柴油发电机,取暖只有牛粪炉,全城没有一家理发店和浴室,给家里打电话,一个晚上也不一定拨通……
时隔25年,我们眼前的那曲,楼房密集,街道纵横,正午时分甚至遇到了堵车。改变背后,有着一串串浙江印迹。
那曲主要街道“浙江路”是前四批援藏干部接力建设的成果。第四批领队李良福记得,从图纸到招投标,大家反复论证,每项流程都认真审核。几经扩建,浙江路已长达3公里,两边商铺林立。在此开店的平措朗杰正在为网上订单打包牦牛肉干:“浙江人给那曲带来了市场、商场、电影院……”
改变的,不只是城乡的容颜,还有人们的观念。
牧业是那曲的支柱产业,却一度徘徊不前。根子在哪?出路何在?自带干粮,夜宿帐篷,在深入调研后,杭州第二批援藏工作组组长、时任那曲县委书记许明提出,那曲的牧业经济,要从自给自足粗放型的传统牧业,向产业化、生态化的现代牧业跨越。近日,我们来到嘎尔德畜牧业示范基地,这里汇聚了从许明到其后多批援藏人的努力——流转土地达1万多亩,包括大片的人工草场、经济作物,为周边100多个畜牧点提供“口粮”。基地负责人明加说:“我们采用‘基地+合作社+牧户’的经营模式,在那曲、拉萨开了10多家奶制品销售部。过去牧民没有卖奶产品的意识,如今每天早上挤出牦牛奶就卖给合作社。”
25年,用沧桑巨变形容那曲毫不夸张。这片永冻土上,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跨越式发展。援藏人,是雪域腾飞的助跑者。
杭州第八批援藏工作组组长王仁一直惦记着色尼区那曲镇的28村,他们在这个传统的农牧村庄种下一颗名叫“精惠建材”的产业种子。视频连线时,他向28村村委会主任赤列罗桑打听:“我记得你们村有8辆建材运输车,现在发展得怎么样了?”“向王书记汇报,运输车已经增加到15辆了,带动200人脱贫。”赤列罗桑笑道。
今年年初,杭州第九批援藏工作组组长潘渭为那曲引进了第一家口罩厂。世界海拔最高的这家口罩厂,不仅满足了本地防疫需求,产品还被捐助给尼泊尔。
铸魂 两股铁水在这里熔炼
浙江援藏指挥部进门处的墙上,两行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第九批援藏指挥部指挥长苗伟伦说,这两句话是前面几批一路传下来的。“我们不会换,永远不会换。”
12字,25年,600多援藏人,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书写它——
省科技厅选派的第一批援藏干部张家明,积劳成疾,于援藏结束返浙后病逝,年仅49岁;
嘉兴选派的第六批援藏干部王卫东、干爱忠,遭遇车祸因公殉职,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雪域高原;
温州选派的干部叶朝胜、蒋献生,台州选派的医生戴罗勇,自愿连续两批参加援藏工作……
上世纪50年代,解放军第18军徒步进藏,孕育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在那曲,“老西藏精神”和“浙江精神”像两股沸腾的铁水,交融在一起,铸炼成永不摧折的钢。
援藏,并不是单向的给予。很多浙江干部说,从藏族兄弟身上,他们学到了质朴、豁达、坚韧。在广阔的高原历练3年,胸怀、视野为之一宽。
25年援藏砥砺了大批浙江干部人才,他们在不同岗位成为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交融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作家马丽华在《十年藏北》一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八名援藏干部集体开伙的长桌边,摆着九把椅子,其中一把就是帕巴群增的,他哪一天不去心里就不踏实……”
帕巴群增,上世纪90年代曾任那曲县县长,先后与两批浙江援藏干部共事。他说:“浙江干部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能吃苦、思路活,和他们一起工作特别有收获。”
每一批援藏人离开那曲时,都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当地干部群众争相送别,路两旁都是高扬的手臂,每个援藏人都被淹没在层层叠叠的哈达里。返浙后,援藏干部姜军写道:“风雪唐古拉,夜困无人区,欢歌赛马会,策鞭苍茫间……民族交融的感动,至今萦绕在心。”
西藏自治区发改委的相关领导说:“对口支援让很多西藏人认识到,我们不是孤岛,全国各地都有我们的亲人。”与此同时,众多浙江人也感到,西藏并不遥远。许多援藏干部说: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我们的背后是5000多万浙江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也是一代代浙江援藏人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