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民营经济新标杆
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
如何提升温州在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制造业是重要抓手。从家庭工业起步的温州制造业,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根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纲要,在沪苏浙皖这块3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温州提出实施“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12日,温州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全面吹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角。温州首家“世界500强”——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朝隆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浙江省“雄鹰行动”培育企业——正泰集团、华峰集团有限公司、德力西集团、人民电器集团、森马集团、人本集团……这些温州制造业中的“优等生”“尖子生”逐一上台,从市四套班子手中接过表彰牌匾。
他们中一些以龙头的姿态领跑行业、一些在某一细分领域独当一面,他们的繁茂带动了温州制造产业链中中小微企业的茁壮成长。以电气行业为例,1万多家电工电气企业密集生长在乐清一个县域内。几家百亿级企业,滋养着上万家涵盖电气全产业链及衍生细分小行业的中小微企业。他们抱团成为温台地区首个规模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其低压电器占全国市场份额达到60%。
锁定大产业,推动大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温州的智能电气、鞋业服装时尚智造,汽车零部件、泵阀等优势传统产业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
然而,身处内外部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温州传统制造业也暴露出结构性短板,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市场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发展速度呈放缓趋势。如何重塑传统制造业的新优势?温州市出台《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打出八大行动组合拳。同时出台《培育发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2019~2021年)》,明确以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五大战新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形成新支柱产业和新增长点。
“三强两促”助力疫情“两战”赢:即强机制、强动能、强服务,促目标实现、促士气激扬。守牢一条底线,狠抓六大攻坚,强化两大保障,奋力跑出“冲刺一季度、力夺半年红、实现全年高质量”加速度。
制定“温州标准”:开展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创建和试算,初步形成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成果,逐步走向“国家标准”。
有限度自由经营区:在指定时间和指定范围内开展特定行业的经营活动试行有限度自由经营,减少(或免除)登记材料、时间和流程,激发个体创业活力。去年温州市场主体突破百万,今年在疫情影响下温州在册企业总量逆势突破30万。
高能级创新平台成批落户:浙大温州研究院、国科大温州研究院先后挂牌,今年前者10大研究中心集中授牌;中国眼谷、基因药谷、天心天思产业园等重大科技项目相继启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