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景象

承诺八年今兑现

  5月25日,蒋杨杰27岁生日,杭州市拱墅区法院的这位法官助理兑现了8年前的承诺——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2年,上海大学法学院大一学生蒋杨杰在献血之后,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年初,上海红十字会突然来电,告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配型成功,问他是否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

  父母很支持,女友也说这是好事,他回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捐献背后是生的希冀,我倍感光荣。”

  “我希望我的生日,是别人重生的开始。”拱墅区法院在午休时间为小蒋举办了简朴的送行仪式,他坚定地说出这句话。

  连续几天注射动员剂后,5月29日,蒋杨杰正式接受采血,上午8时30分,针头缓缓扎进他的手臂。

  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胡致平说,整个采集过程持续三四个小时,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可能会出现腰酸背痛的情况。从之前对捐献者长期观察来看,捐献造血干细胞基本上没有风险,对身体健康也没有影响,但是确实需要善心和勇气。

  捐献过程中,蒋杨杰意外收到了红十字会转交的一封信,开头写道:“尊敬的好心人,您好,谢谢您,您的无私与大爱,给了一个您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生命……”

  信来自受捐者,因为捐献秉承双盲原则,彼此都不知道对方,但是深切的感谢还是传递了过来。

  下午1时35分,采血完成,蒋杨杰捧着鲜花和证书站在“第56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字幕前留影,依旧是阳光一笑。

  下午4时,这份造血干细胞搭乘飞机去往重庆,救援患者生命。

  记者 董旭明 肖菁

  拍友 拱法 摄影报道


浙江日报 景象 00006 承诺八年今兑现 2020-05-30 20912171 2 2020年05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