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观点

好政策让“零工经济”
化零为整

  5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提到现在新业态蓬勃发展,大概有1亿人就业。要采取措施让更多新就业岗位成长起来。今年民盟中央针对就业新业态提交了一份呼吁“降低个人劳务报酬税率”的提案,建议劳务报酬和工资薪金所得一视同仁,免除其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流转税纳税义务,促进高质量就业。

  疫情背景下,这一提案引发关注。今年疫情期间,多渠道就业、共享用工等零工经济,成为诸多企业和员工互助自救的重要方式。不管是时下流行的拥有多重职业身份的斜杠青年,还是各家O2O平台上的外卖快递小哥,都是零工经济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态。某机构2020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36年中国可能有多达4亿人属于零工经济的自由职业者。“六保”之中,保居民就业居于首位。新的、灵活的就业形态出现,不仅有利于缓解疫情造成的失业,更为稳民生提供了有益路径。

  就业方式的变化,也让非雇佣关系的劳务报酬成了很多人收入的重要来源。正如民盟中央提案所指出的,现行税制下,个人取得劳务报酬要缴纳的税种名目偏多,导致很多灵活就业者的税负比上班族重。疫情背景下,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也要顺应时代作出调整,让百姓享受更多实惠。这也体现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人民群众有无穷创造力。改革开放之初,一个“大碗茶”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当下,政策倡导零工经济,并不是号召大家都去“打零工”,而是鼓励大家充分调动起自身潜能和资源,找到更好的就业路径,既实现更高自我价值,又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使我国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9 好政策让“零工经济”
化零为整
2020-05-29 20907905 2 2020年05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