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代表:
越是不确定,越要有定力
本报记者 曾福泉 整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提出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作为科研工作者,我感到十分振奋。特别是其中的“稳定”二字,我认为非常关键。
应该说,近年来各界对基础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基础研究的资助也在持续增加。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原始创新和前沿突破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基础研究持续发力。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很大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明确表示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可以说发出了一个积极的、鲜明的信号。
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就是说对基础性研究工作的资助不能是一阵风、运动式的,而应是持续性的,应当不断增加资助力度,拓展资助来源。对基础研究的资助也要有耐心、有定力,给予研究者充分独立自主的科研空间。
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需要我们相应地改变科技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中一些旧的框架。基础研究中蕴藏的颠覆性发现,可能要经过很长的周期、很多的环节才能在应用领域展现出来。改变只强调产业化成果产出的认识,我们对基础研究的资助才会更有底气。
另一方面,基础研究带来的成果是多方面的。比如基础性的调查、整理工作,在现行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很难被认定为研究成果,但其实是许多研究的重要基础。基础研究的过程也是人才培养的过程,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同样是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带来的“产出”。因此,我们的评价体系应当更加多元,考核指标要进一步淡化功利性。
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还需要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要加大对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的引导,不断激发社会各界的创新活力和探索热情。
(本报记者 曾福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