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一季度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7%

下足“绣花功夫”织密民生保障网

  本报讯 (记者 许雅文 沈晶晶 通讯员 高晓晓 唐豪) 日前,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一季度,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54元,同比增长12.7%。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低收入农户经济基础原本就相对薄弱,一季度收入实现逆势上涨实属不易。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保障低收入农户的生活水平,检验着民生保障网的密度与广度,考验着治理的“绣花功夫”。据了解,一季度,低收入农户转移净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成为拉动低收入农户增收的主要因素。去年下半年以来,我省兜底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各地纷纷提高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养老金收入分别增长22%和23.1%。此外,疫情来袭后,我省多地加大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发放力度,大力推进飞地抱团、光伏产业等扶贫项目建设,加快收益发放力度,其他社会救济和政策性补贴增长30%。

  近年来,产业扶贫是增强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有力措施。随着新兴产业落地生根,我省低收入农户增收方式更加多元,以农家乐、农村电商为代表的农村经济新业态,更加有效带动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疫情发生以来,浙江在线、网上农博平台、丰收购平台专门针对26个加快发展县扶贫产品推出宣传推介和销售专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对低收入农户收入的影响。

  我省还优化就业服务。自2月起,各地纷纷为低收入农户推出特设岗位。结合疫情防控需要,新增保洁环卫、防疫消杀、巡查值守等临时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低收入农户就业。结合春耕备耕的劳动力需求,多地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优先聘用低收入农户劳力。

  尽管一季度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但主要靠一些政策因素拉动。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全面打赢低收入农户增收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省农业农村厅已成立扶贫开发工作专班,实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瞄准低收入农户增收的短板,聚焦家庭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下情况和“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开展地毯式排查,确保精准扶贫;实施跑表计时、挂图作战,确保扶贫项目保质保量按时落地;开展一对一帮扶、点对点服务,实时跟进低收入农户增收情况,合力推动帮扶举措落地。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下足“绣花功夫”织密民生保障网 2020-05-16 20851372 2 2020年05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