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区里看治理
——滨江区东信社区激发居民自治活力
本报记者 李攀
不久前,一份中英文对照的防疫宣传海报从英国“漂洋过海”传送到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东信社区的邮箱中。海报制作人叫Ali,受疫情影响,他暂时无法回中国工作,但他一直牵挂着社区的邻居们:“东信社区是我在中国的家。”
和Ali一样,疫情期间,从防疫宣传、采购物资到卡点值守,东信社区活跃着上百名中外居民志愿者,这大大缓解了社区干部的工作压力。一个共同的信念把他们凝聚起来——人人出力,守护家园。“命运共同体”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一个成立居委会只有短短8年的新型城市社区,这份难能可贵的热情从何而来?
东信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海祥曾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从农村到社区工作后不久,他操办过一场邻居节,活动中有个环节——轮流报邻居名字,报得最多者获胜,结果前三名不是社工就是楼道长。裴海祥感叹:“和村里‘乡里乡亲’太不一样了。”
近几年,被称为“国际滨”的滨江区成长飞快,高新科技企业集聚,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多元文化在此交流碰撞。新业态、新环境、新面孔也带来了新问题。身处其中的东信社区尤为典型,1万多居民中,七成以上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其中还包括53个国家的400多名外国居民。工作繁忙、早出晚归,大家似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心社区治理。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如何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裴海祥和社工们没少动脑筋。上门走访、开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其实居民有意愿参与治理,但缺乏常态化的有效路径,居民的诉求听不全、难解决,社区治理就踩不准步点。”
既然年轻的居民在线上更为活跃,何不顺势而为?一场大数据赋能基层治理的实验在东信社区悄然启动,实验的平台被放置在一个叫“社区连线”的微信小程序上。如今,每天点开这个小程序看看已成了居民宋姗的生活习惯,她最关心的小区经营性收入分配、维修资金使用、公共设施状况等内容在这上面都能找到。“你看,这是今年一季度我们小区业委会经营收支情况表,经营用房资金、停车泊位费、外聘人员补贴等每一笔费用都写得清清楚楚,最小的一笔186.6元,精确到几元几角。”宋姗说,物业的月度服务报表信息同样详尽,换过几盏灯、修过几台水泵等也一一标明。
“公共利益涉及每一户居民,以往居民和业委会、物业互不熟悉、缺乏信任,我们参照村务公开的做法,要求社区内业委会、物业等治理主体将资金、资产、资源等数据信息和居务决策过程全部‘晒’在‘社区连线’上,居民只要点点手机就能查看。”裴海祥说。
阳光居务保障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而这只是第一步。在“社区连线”平台上,居民们不仅能看,而且能“拍板”。
在很多城市社区,“包阳台”这件事常常让居民、业委会、物业三方闹别扭,东信社区君景庭小区业委会主任李怡冰也没少为此烦恼。前不久,趁着修改《小区管理规约》,她决定在“社区连线”上发起一场线上“业主代表”大会,大家投票决定修改内容。居民参与的热情超出李怡冰预料,最终修改后的《小区管理规约》以77.8%的赞成票通过,其中一条就包括“包阳台”的规定——不可以封闭露台、可以封闭阳台,要求统一有序、色调一致,不超出外墙面,向物业报备后才能施工。
在东信社区,居民手中的票分量很重。每月,社区都会请居民在“社区连线”上对各小区业委会和物业进行满意度调查,并结合网格长测评打分,形成小区运行指数,经过大数据分析,动态监测和研判小区运行情况和存在风险。工作不称职的业委会和物业负责人将被社区“约谈”,并提出整改方案。
东信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还从线上慢慢延伸到线下。在“社区连线”上,居民可以根据大家共同的兴趣创造一个“部落”并发起活动:热心公益的“党员邮政站”志愿者对口帮扶困难家庭,喜爱交流的居民在“丁香学院”里领略异域文化,居民在“邻里跳蚤街”交换闲置生活资源……在中国工作生活了30多年的日本籍居民中川泰俊,还当上了小区业委会委员,他期待着疫情过后,这些热热闹闹的活动继续上演。
今年,滨江区提出更好发挥大数据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东信社区也正在打算升级“社区连线”,把社区服务等功能进一步整合提效,以服务促治理,让社区里家味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