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人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产科医院护士丁欢欢:

偶有忧伤
但充满希望

  5月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产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85后护士丁欢欢上的是16时到22时的中班。戴着口罩、穿着护士服,我们只能看到她的一双大眼睛。很难想象,身材瘦弱、说话软糯的丁欢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已近八年,目前已经是监护室里的责任组长。

  推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门,这里比想象中更为安静。保温箱中躺着的是虚弱的早产儿,他们大都是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都不过1000克上下,需要依靠各种仪器维持并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照料,才有可能存活。

  “杨某的宝宝氧饱和度不稳定,血糖上午监测过是好的,今天早上吐过绿色液体。蔡某某的宝宝,体温一直比较高,在37.4℃左右,需要继续观察。她的口鼻分泌物较多,今天清理了好几次,臀部有皮疹,需要关注一下。”同事与丁欢欢进行了细致的交接班,紧张的工作便开始了。

  16时30分,丁欢欢给责任区域的早产儿监测血糖。遇到偶尔啼哭、需要换个睡姿的宝宝,她都会柔声安抚,帮宝宝调整好姿势,也会挨个帮宝宝们做安抚,轻声和宝宝们说说话,“怎么啦?不开心啦?”

  17时,丁欢欢拉上我们,争分夺秒地吃晚饭。晚饭间,有同事在她旁边坐下,两个人探讨的也是业务问题。“病房里必须要保证有人在,所以我们都是轮流吃饭,吃饭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丁欢欢说。

  刚刚回到病房,丁欢欢就发现有个宝宝差点把自己的胃管拔了。超低体重早产儿还不会吞咽,因此要通过特殊的管道把奶送到胃里。丁欢欢一边柔声责怪,“小家伙,怎么那么淘气”,一边小心地帮孩子把胃管重新固定好。

  这边刚插好胃管,那边就有宝宝出现了短暂的呼吸骤停,对仪器报警十分敏感的丁欢欢立刻发现了。她用手去刺激小宝宝的足部,让宝宝哭出来,呼吸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及早发现症状、及早干预是很重要的,”丁欢欢向我们解释说,“此前因为医护人员提早发现,评估出一个宝宝可能患上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时送去做手术,如果再晚一会儿就会对宝宝身体产生很大影响。”

  18时不到,一个淘气宝宝间歇发出烦躁的哭声。丁欢欢检查了他的身体,轻轻安抚着,给予非营养性吸吮。不多久,宝宝露出了甜蜜的笑容。丁欢欢笑着说,“你当然高兴了,你就这点需求,懂你着呢!”

  18时和21时是喂奶时间。超低出生体重儿由于不会自主吞咽,因此要通过胃管注射的方式进行喂食。丁欢欢仔细检查每一个宝宝的奶量,将奶粉加入针筒内,针筒则悬挂在保温箱内侧,通过重力将奶滴入宝宝的胃部。

  当天的中班异常平静。丁欢欢一如往常地做着常规工作:打针、更换尿不湿;对新收的新生儿进行病情评估;测量宝宝的黄疸、血糖,并记录生命体征;喂奶,并做好口腔护理;记录生命体征和辅助通气记录单……

  22时多,与晚班交接完毕,丁欢欢松了一口气:“今天是今年以来唯一没有收治新病人的一天。”平时,只要是有新病人收治进来,急症室里就会紧张到不行,有情况严重的宝宝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有一个夜班接受了七八个新病人,忙得昏天黑地。”

  当初选择了儿科重症监护室,就是因为儿科“充满阳光和希望”。在新生儿重症病房门口,放着丁欢欢组织的“早产儿回娘家”活动照片,从儿科重症病房这个“娘家”走出去的新生儿们,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

  “有没有救不回来的孩子?”我问丁欢欢。“有的。”她的眼里含着泪,不过,虽然偶有忧伤的时刻,但更多的时候充满希望,“大多数时候都是好事。”说完这句话,丁欢欢笑了笑:“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7 偶有忧伤
但充满希望
2020-05-12 20832753 2 2020年05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