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平湖建起“聪明”的蔬菜工厂

育苗室可以“呼风唤雨”

  本报讯 (记者 肖未 通讯员 徐冰艳 夏竞舟) 这些天,在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蓝城·三菱蔬菜工厂技术主管姚元恒一直在智能育苗室里忙碌着。记者见到他时,他正仔细查看着一棵菠菜幼苗根系的生长情况。“抓根很好,再过两天,这批苗就能定植了。”他说。

  记者发现,这个形似大冰柜的智能育苗室并不大,分列两侧的育苗架上,密密麻麻放置着数十个培育盒。“绿翠生菜,4月24日;柠檬薄荷,4月26日……”每个培育盒上,都清晰地标注着蔬菜品类、播种时间。

  “靠育苗室,每年一个人就能培育出蔬菜苗上百万株。”姚元恒告诉记者,有别于传统的育苗方式,在这个育苗室里,从光照时长、浇水时长到温度高低、二氧化碳浓度等,所有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因素全部被智能控制。只需轻触电脑屏幕,就能要雨得“雨”、要光得光,轻松培育出高品质的苗。

  “雨”和光来得很智能。说话间,姚元恒带着记者来到育苗室门口。只见小小的电子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许多数据:温度22℃,二氧化碳浓度800ppm,浇灌时间9时24分,时长25分……“通过一键控制,营造蔬菜生长适宜的环境,帮助蔬菜快速发芽成长。”姚元恒说,一旦育苗室内有指标出现异常,系统还会自动报警提醒。

  育苗智能化,节能更增效。智能育苗室每批次能培育蔬菜苗3万多株。这些苗从播种、出芽到移栽定植,前后只需一周左右,而这一时间相比户外培育至少缩短一半,同时节能节水可达50%。

  育苗绿色安全、品质高,也让蔬菜工厂“底气”十足。眼下,在占地1600平方米的蔬菜工厂里,生菜、菠菜等长得绿意盎然。姚元恒告诉记者,自3月份正式投产,工厂已收割蔬菜两茬。满负荷运行的话,预计工厂可年种植蔬菜12茬以上,实现年产5万公斤。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育苗室可以“呼风唤雨” 2020-05-08 20779585 2 2020年05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