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克服困难复工,一季度订单量已超去年全年——

永康“铁牛”,春耕显身手

  4月17日23时,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厂区门口依然灯火通明,6台蓝白相间的全自动高速插秧机被装上运输车,缓缓离开厂区。很快,这些来自永康的“铁牛”就会抵达湖北省京山市,驶向田间地头,助力当地种粮大户复工复产。

  时值早稻插秧关键时节,粮食主产区的农机经销商和农户催得急,星莱和的全自动插秧机成了“香饽饽”。与往年相比,星莱和开工晚了半个月,为了不误农时,公司想方设法恢复产能和运力。目前,该公司每天有100多台高速插秧机运往各粮食主产区。

  复工缺人手?

  7天恢复全部产能

  走进星莱和生产车间,各条生产线已是满负荷运转。

  “最近订单比较多,我们加班加点赶订单。”在动力系统生产线上,装配工周逸正在组装发动机皮带。在他身旁,一台台3米高的机械手串联起各个工序,生产运转有条不紊。

  别看现在生产秩序井然,其实星莱和的复工之路并不容易。

  起初,人手紧是摆在企业面前的第一道难题。预判到员工返岗难的星莱和,大年初八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母公司星月集团决定,包车到湖南、贵州、云南等地接员工返岗,同时包下公司附近一家宾馆,用于提前返岗员工的隔离。此外,公司还制定奖励政策,老员工带新员工来上岗的,每带1人奖励800元……就这样,2月12日获批复工后,星莱和只用了7天时间就实现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生产恢复了,让星莱和总经理李波军头疼的事又来了。“物流公司心里没底,不愿接单。”从2月20日起,催单电话一个接一个打来,李波军直发愁:这不光是企业信誉的事,更关系到春耕备耕能否顺利开展。

  3月初,李波军终于等到了好消息,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建立了三部门农机装备运输保障协调工作机制。看到挂着黑、苏、冀、豫、川牌照的大货车驶入厂区,李波军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春耕时间紧?

  机械化降本提效

  徐州有位经销商,令李波军印象深刻。尽管双方此前已经多次在电话里沟通并且签了合同,但对方依然提着心。

  客户为什么急?李波军解释,一是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耕时间相对紧张;二是机械化对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作用明显。以插秧为例,以往1人每天只能插1亩地,高速插秧机1天可以作业50亩,效率大幅提升。

  河南省罗山县农机经销商易怀明今年从星莱和订购了100台高速插秧机。他算了算,一台插秧机工作一天能顶50人,而人工每人每天200元,机械化大大降低了成本。

  秧插得好不好,还直接关系到粮食亩产。“插秧对力度、准度的要求极高。”李波军说,瞄准插秧关键环节,星莱和研发出一项不伤苗的旋转滑道式稀植栽培技术,模拟人工插秧,保证秧苗栽植过程的顶、接、落、送、栽五个关键工作步骤循序渐进、紧密有序。

  产品好,价格比国外品牌同类型机械便宜30%,售后服务期更长,这让星莱和的产品极具竞争力。今年一季度,该公司的插秧机订单已逾3500台,超过去年全年订单量。

  技术含量如何?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这是我们刚刚开发完成的四行小型插秧机,主要针对南方丘陵地带。”李波军告诉记者,这款插秧机的最大特色是“小”,“丘陵地带机械爬坡比较困难,这台机器,两三个成年人就能扛到田里作业。”

  面对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机装备产销两旺的形势,星莱和加快创新步伐。

  别看插秧机其貌不扬,一台全自动高速插秧机有8000多个零部件、2600个组件,技术含量颇高。目前,星莱和的高速插秧机80%的零部件已实现自主生产,可以有计划地满足订单需求,并开展针对性地研发。

  “今年公司将斥资2000万元,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提升生产效率。”李波军说,企业将派出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生产,并把用户对机器的改进需求带回来,不断推动技术创新。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永康“铁牛”,春耕显身手 2020-04-24 20731635 2 2020年04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