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科学家谈读书
阅读有多广 世界有多大
记者 严粒粒 通讯员 冯怡
科研工作者的世界除了实验室里做研究,电脑面前写论文,也常有好书相伴。
他们爱看些什么书?这些书如何影响他的人生?对后辈们的读书学习又有什么建议?在4月23日世界阅读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西湖大学,和遗传学家、副校长许田聊了聊。
从人物传记中找到精神支撑,从专业文献中蓄力科研能力,从武侠和科幻小说中感受轻松愉悦——答案,就在这位在遗传生物学领域颇有成就的科学家的阅读经历里。
名人传记、历史记述——读别人的故事,找自己的道路
作为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厚积薄发,“知识改变命运”的箴言已被无数次证明。
那么,一本书也可以改变一个人命运吗?
对于许田来说,答案是一本传记:《Thomas Hunt Morgan, Pioneer of Genetics》(《遗传学的先驱摩尔根评传》,作者伊恩·夏因、西尔维亚·罗伯尔, 1976)。
从今天的成就追溯到年少时的经历,许田对这本书感情极深:“这是引领我真正走进遗传生物学的精神读本,改变了我的人生。”
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中学生普遍倾向于学理工科、技术类的科目。1978年高考时,原本对文学更感兴趣的许田听从家人的建议,填的志愿都是理科。
“复旦大学是当年南方学生最向往的大学之一。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学文的,没人知道遗传学是什么。我学校的老师也不知道。我猜想冷门学科有可能报考的人也许会少一些。”几乎是“撞大运”式的意外惊喜,许田成功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一扇科学大门就在眼前。门后是从未涉足的全新世界。门前这个急于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少年却有些迷茫——选择遗传学专业是妥协,而并非出自真心。何况,这个少年还一度因为种种原因而厌学。
而最终这本《遗传学的先驱摩尔根评传》成了许田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摩尔根,现代遗传学奠基人。通过果蝇实验,摩尔根带领他的团队定义了基因,创建了遗传学,摩尔根和他的学生赫尔曼·穆勒先后获得诺贝尔奖,为后来的生物技术、DNA重组、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奠定了基础。而许田所就读的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的创办者谈家桢教授,正是摩尔根曾经的学生。
“在那个没有人知道DNA的时代,在那么小的实验室里,摩尔根和他的学生没有昂贵的机器,只是在牛奶瓶里养那么微不足道的果蝇,就解析了宇宙的奥秘,这对我实在是充满了吸引力!”从科学对人类的贡献中,许田找到了快乐的源头、奋斗的意义。他此后的遗传学科研之路也豁然开朗。
许田有终身讲席教授教职。他因此常常会遇到学校年轻人的请教:“怎么做才能成为西湖大学的‘终身教授’?”
许田理解他们,但也确实从来没想过“铁饭碗”的事。
个人的前途方向,需要思想的火光照亮。“我只知道,实验室是一个快乐的地方,一个探索未知的地方,一个探索你感兴趣的东西的地方。”他推荐对人生方向有困惑的人们,多读人物传记。“了解那些对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的人们是怎么走过来的,对思想境界提升会有巨大的帮助。”
许田尤其关注那些宏大历史进程中,看似细微而又充满决定性的人物。
这些天,他重读了描述1918年横扫世界的流行性感冒的《大流感》。书中用相当大的篇幅细致地描述了韦尔奇——他的耶鲁校友——为美国建立现代医学教育、科学研究体系和完善公共卫生制度的过程。
“人类社会在危机面前,也面临着巨大的契机。”许田说。一战前,美国的医学技术水平在各方面并不出色,韦尔奇和当年中国很多年轻学生一样,远渡重洋去欧洲留学。大流感前后,他担任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首任院长,推动了医学教育改革和重视基础研究的科学研究体系建立。
许田认为,在名人传记的阅读中,无论普通百姓还是学者,都可以获得各自所需的借鉴。
专业读物、科幻武侠——读更多的书籍,寻自己的边界
如果说,人物传记宛如精神读本,可以指引道路方向;那么,海量而有的放矢的阅读则让这条路一路走高。
当下,许田觉得国内的孩子读书太少、思考太少。“我们习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体会、去归纳、去感受、去选择。”
许田回忆起求学的日子——一段被大量阅读支配的难忘时光。
学会自学,是大学期间的重要一课。“那时候英文不行,阅读能力差,文献又太多,只能读摘要。”1987年,西湖大学理学院院长邓力第一次去美国。飞机上,许田和他相遇,还从他那里获得“出国学习要读大量的文献,如果全文看不下来,看摘要就好”的阅读经验。
这个“秘诀”而今已成一对好友的谈资,但花大把时间啃下专业读物一直是做科研的不二法则。
耶鲁大学的研究生会经历两个月的“reading period”(阅读阶段)。在此期间只读书,一般不做实验,每个星期与导师和其他教授交流读书心得,探讨科研方向。
许田记得当年导师推荐的“1+3文献阅读方式”。“‘1’是要读自己研究领域读物,‘3’是要同步读3个自己研究领域相关方向的读物。通过交叉学科的学习,找出感兴趣又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后再做出研究计划,对自我能力的提升极大。”
从学生转变为导师,许田把“1+3”的阅读学习方式继续传递给学生。“年轻人相对浅薄的阅历,可以用阅读弥补。读得多、懂得多,思考多,能够产生更大的求知欲。找到问题并攻克之的快感,和在书中找到颜如玉和黄金屋是一样的。”他渴望看见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自信地向学术权威和他这个老师挑战。
在许田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脑科学书籍Consciousness(《意识》)。许田会在闲暇时刻随手翻阅它。
这几年,许田重新“读书”,学习起计算机人工智能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过程痛苦却快乐。他透露,此次参与治疗新冠药物研发过程中,人工智能大大提高了药物筛选效率。
倘若人工智能拥有意识,人类面临的将是一场灾难还是更和谐世界?他选择相信后者。“珍惜生命是人与生俱来的意识,不必教。如果机器人有意识,也会和人类一样珍惜生命。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自我意识,却对此几乎一无所知。”许田说,人工智能领域尚有广阔空间留待开垦。
而令人颇感意外的是,武侠和科幻小说则是许田的睡前读物。
“在我出国的那个年代,中国的科幻文学还远远落后于美国,但现在,中国的科幻和武侠小说已经追赶上来,甚至开始反超。”许田发现,在和学者、学生,乃至出租车司机的交流中,相比严肃文学,科幻和武侠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反而是跨越阶层和文化壁垒的共同话题。“这就是真真切切能感受到的文化自信。”许田说。
回望青年时,许田曾经在校图书馆里花一个月看完了金庸的全套武侠。他喜欢阅读快意恩仇江湖中的善恶分明、因果有报,也被郭靖、令狐冲等主角“有志者,事竟成”的成长历程所激励。
现如今,许田又顺应潮流,开始留意玄幻题材网络小说……
有关阅读的话题,从诺贝尔奖人物传记中开始,在网络小说的主题中结束。猛一看,或觉这位科研学者的阅读范围过于跳跃;回过头细品,倒是有几分“阅读边界界定了自我世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