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起生命礼赞的“心灵火把”
周瑞锋
“当所有这一切结束后/我们又有了一个伟大的英雄的故事/可以讲给我们的子孙听/而他们也将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的下一代/我们会将这份伟大的精神代代相传/永垂不朽!”这篇《我们都是战士》的抗疫演讲曾爆红全网,创作者用自己铿锵有力的朗读和诗性的语言,获得亿万中外网友的赞誉和认可。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期,诗歌再次勃兴,唤醒人们心中那些柔软的情愫。悲情伤痛和感动激奋之下,人们情感难以自抑,此时,诗歌成为表达心声的最佳艺术形式,也为人们提供一个情感的出口。
诗歌是心灵流淌的语言。何以被许多人遗忘和冷落的诗歌,会在灾难时刻变得如此的繁茂而兴盛?我想,就在于人们在危难面前,充分发掘出了来自心灵与情感的力量,以诗抒情。很多人或许还会记得,当浙大一院之江院区第7批新冠患者治愈出院时,有一位康复者含泪说了一句话:“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你没有看过这些护士的眼睛!”这句朴素的话语,就是一句非常美好的诗句,充满真情,诗意直白,却又直击心灵。
无独有偶,一名护士走出危重病房后,当她脱下穿了数小时的防护服,在摘下护目镜和口罩的那一刻,她那满是压痕与汗水的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于是她大声说道:“这时候才是最爽的。感觉全世界都是我的了。”她们给我们展现的是至为淳朴的言语,犹如生活本身的质地一样,看似庸常,却彰显了人性的光泽,进而带来人道意义上的情感观照。类似“看不清你的脸,但你的目光让我温暖,你的身影让我心安”等等朴素而富有哲思的诗句比比皆是,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嘲笑他们这种文学青年式的抒情冲动,因为此时的人们,一度离文学很近。
诗歌是心灵滚烫的呼吸。前不久,在浙大二院消化内科,1997年出生的护士余赛婷主动请缨,要求赴武汉“参战”。护士长吕敏芳动容了,她心中不忍不舍,但无法拒绝这个年轻姑娘的坚毅决心,几番心理挣扎,终于同意了她的“请战”。看着医疗队远去时,在后方遥望的吕敏芳百感交集,写下了《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战场》这首诗,迅即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并被新华社、央广网等全国多家媒体相继转发,引发社会共鸣。
抗击新冠肺炎以来,那些蕴含真情的平民诗歌,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之所以感动人们,在于它们都是作者用心感受悲伤之后所发出的坚韧奋击的心声,剔除了写作的夸饰与浮华,以最简单、最本真的叙述直抵心灵,闪耀着灵魂的光泽,彰显了心灵内在的品质,在诗歌的纯粹精神与读者的可接受性之间平衡着。
诗歌是心灵抚慰的镜像。每一次灾难面前,诗歌从未缺席。心有所感的作家、诗人抑或普通公众纷纷投身于诗歌写作,有的更是一天一首,有些诗作在微信公众号推出后有非常高的点击率,甚至已有第一本抗疫诗歌专刊问世,还有个人抗疫诗集即将出版,“全民写诗”“抗疫诗潮”已然成为一道风景。此时此景的诗歌写作是要告诉我们,在俗常的生活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生活,在凝固的精神之外还有一种精神的可能。无论是普通公众,还是写作者,积极介入重大事件并及时给予观照和表达,关切人类生存的多维度和精神成长,为生活本源、时代特征和现实情感映存心灵记忆,显得弥足珍贵。
即使在医疗队将撤离之际,人们也愿意用真挚的情怀拥抱诗歌、感受诗情、礼赞生命。这次抗疫之战,大量的诗歌成为温暖大众、激荡心灵的“火把”,无意中也促成了诗歌的勃兴。可见,诗歌并没有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反,它一直都存于人们的心灵,仍以独有的方式诠释价值使命。它所凝结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生命意识和人性光芒等特质,与公众的情感释放和社会担当高度契合。它也再一次印证了诗歌与心灵精神之间的永恒关系,它的使命一定是光荣的——守护精神价值,小心翼翼地引导人们心灵精神的走向。于此,那些通过诗歌达到心灵抚慰与情感慰藉的人,他们的灵魂是生动的,情感是饱满的,伦理情怀是高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