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复兴,也是厚重文化的复兴
慈城:运河清波重入古城
本报记者 陈醉 通讯员 杨芝 张丽
从地图上看,沿北纬30度线浙北横向逶迤的丘陵到宁波慈城便戛然而止。一路蔓延的浙东大运河,至此也走向了尽头。
地图语言过于抽象,不如眼见。近日一早,我们爬上慈城古县城内正在重建的大东门城楼高处,放飞航拍机。不过十几分钟,它便飞抵浙东大运河慈江段上空。从遥控器画面上,我们清晰地看见,慈江就紧挨着慈城古县城南侧,自西往东流淌着。“这里就是慈江和慈城古县城挨得最近的地方,相距只有400米。”站在一旁的江北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饶小鹏,指着遥控器上的显示屏,现场解说。
慈城是浙江大运河诗路文化带上的“明珠”之一。围绕“水系复兴”,大东门重建、恢复解放河河道、护城河改造等工程紧锣密鼓开工,总投资超过两亿元。无疑,这将是古城的又一次涅槃。
保护古城
解放河再度复兴
“跟着慈江水向东,到慈城古县城最东边就会看到一条右拐的细窄支流,沿着支流走,没多远,便汇入慈城古县城的护城河。再一直沿河而飞,就回到脚下的大东门了……”饶小鹏稳稳地指挥着我们操控航拍机返程。这条随水流走向飞行的线路,就是当年慈城繁忙的漕运线,他负责的慈城水系复兴工程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收好航拍机,饶小鹏带着我们七拐八拐,下了大东门城楼,往城内走。我们这才看清城楼一侧藏着下沉式拱形水门,几台工程机器正从紧闭的水门前,往城内方向开挖河道。河道不算宽,约六七米,河道边立着“解放河重建工程”指示牌。
解放河曾赫赫有名,它东西向贯穿整座慈城古县城,当年装满货物的船只候潮进入大东门水门,顺着解放河抵达古城中央的“市心口”交易货物,再从西门出,奔向大海。“那时解放河仅能并行两条乌篷船,却是繁忙无比的航线,水缸、瓷盆、蔬菜、海鲜等往来货物,应有尽有。”饶小鹏说。
慈城展示的是水与城交织交融的独特文明。曾经的慈城古县城,水街合一,街道一半是水、一半是路,家家户户屋后通船。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姚江大闸建成,阻断了东海潮水对古城水系的“灌输”,解放河不再有足够的水量,逐渐废弃后被填平,结束了半街半水的风情。但传统水街深深镌刻在慈城人的血脉里,今天我们再来谈保护慈城古县城历史格局时,水系再造、运河水重新入城,便是绕不开的工程。
营造氛围
半街半水意象深
沿着施工的解放河往西走,我们看见河道两岸刚刚打下地基,但在饶小鹏脑海里已有了清晰的蓝图。
“这里将建古街长廊,那边是河头埠,再过去就是茶寮、戏台……”饶小鹏一边走,一边向我们细致地描述解放河水系工程的每个节点。慈城水系复兴是尽可能恢复原始风貌。就拿河道中段的河埠头来说,那里曾是来往船只的货物集散地,船只经过都需过过“公平秤”,一杆100斤的大秤就放在门口,称起货来,伴随着响亮的吆喝声……现在,我们在史书里读到的画面开始与眼前的土建工程重叠,复活。
我们大约走了600米,河道工程便到了头。这与期待的穿城而过的旧时河道相比,多少有些意犹未尽。
“前面建筑密集,无法再重拓河道了。”饶小鹏说这话时,也不禁透露着可惜。现代化进程无法阻挡,当汽车进入街面,地下铺满网管线路,全城恢复最初半水半街的景象已是困难。
尽管如此,工程伊始,慈城就用了不少心思。在解放河河道尽头,我注意到脚下的路一半是石板路,一半为沥青铺就。“我们用半街半水的意象去营造氛围,在已被填平的路面上给曾经的‘半水’留下了记号,即水系的部分用黑色的沥青铺上,好让后人踩过就想起这里曾经的风光。”饶小鹏说。
就这样,接下来,我们一路踩着黑色的沥青穿越古县城。慢慢地,也仿若置身当年,水悠悠,思悠悠。
做工多年
数这次要求最高
古县城深处,我们路过一片近千平方米的古建筑群,敲打砖石的叮当声吸引我们驻足观望。
走近一瞧,一位40岁左右的泥水匠正拿着旧砖砌空心墙,这是古建筑里常用的技法。
“这家主人做的是民艺馆‘囍园’,很多手艺人都会来,我们的泥水手艺当然也不能被比下去,每块砖都要对牢正中!”师傅说,他做了多年老建筑工程,就数这次要求最高。
不知师傅是否理解——与慈城相通运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人们靠着水路与外界贸易、交流,滋养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因此,慈城对工艺的审美自然也不俗。
在江北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开发部负责人罗利鹏的理解中,水系复兴工程不仅是水系的再造,也是一江运河水背后厚重文化的复兴。这也是他引进民艺馆“囍园”的初衷。
“囍园”投资1000余万元,将聚集相声、小品、评书、戏曲、杂技、民间说唱艺术及宁波本土非遗技艺,打造民艺之城,预计今年9月正式开放。
(配图均由拍友徐烽、本报记者 陈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