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分类 闭环式处理
绍兴越城水上垃圾变废为“宝”
徐添城
一网扎入水中,左右来回打捞几番,再用力抬起网兜……近日,在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王家葑村的龙王塘上,河道保洁员冯兴荣正在进行当天的水上垃圾打捞工作。“这个季节,河道里就数水草和落叶多。”冯兴荣一边说着,一边将这些打捞物堆放到船体中舱位置,然后俯下身,将一个被水草“缠身”的塑料瓶挑拣出来,投放到船尾的一个蓝色回收桶内。
把水草、枯叶、浮萍等易腐的“软”垃圾与塑料、玻璃、轻金属等“硬”垃圾分舱分桶堆放,这便完成了对水上垃圾标准化分类处理的第一步。随后,冯兴荣撑着船来到一处河道保洁垃圾临时堆放点,在这里,他需要对这些打捞上来的垃圾做进一步“软硬”细分,再精准堆放进相应垃圾桶中。
在王家葑村近400亩水域上,每天,包括冯兴荣在内的5名河道保洁员从早上7时起便撑船巡查,在划分的片区内来回打捞,再对垃圾进行分类。“这段时间量不算大,每天河面打捞的易腐垃圾约在一吨左右,等到五六月份,河道内水草量大增,河道保洁员的工作量将大大增加。”王家葑村党支部委员陈继良说,到时,村里会再招募3名临时保洁员加入打捞团队,以确保河道常清。
那么,分类后的易腐垃圾将送去哪里?陈继良说:“只要稍作加工,它们就能成为村民眼中的‘宝贝’。”
在王家葑村厨余垃圾处理中心,一台生活垃圾微生物处理机正在“吞吐”着从各个临时堆放点收上来的易腐垃圾。据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加工后,这些垃圾将主要以鱼鳖类有机饲料和农业种植肥料的形式无偿提供给周边池塘水产养殖户和有需要的农户。
“从打捞到回收,各环节都严格按标准分类。对水上垃圾进行的这种闭环式分类处理方法,有效解决了垃圾处理分拣耗时长、分类难、综合利用率不高等难题。”据越城区河道水域管理中心主任邢晓翰介绍,过去,该区每年从河道打捞上来的水上垃圾约有9万吨,而如何科学、高效做好这些垃圾的处理工作,一直是个棘手难题。
自2019年以来,越城区以鉴湖街道为试点,探索实施水上垃圾标准化分类处理,在该街道11个行政村、28条河道实行“一河一船一员”工作机制,且根据区域划分,设置了3处水上垃圾处理中心,目前基本实现水上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一年来,鉴湖街道利用这些打捞上来的水上垃圾,为周边农户无偿提供渔业有机饲料和农业种植肥料5000余吨,价值超1000万元,受到村民欢迎。下阶段,越城区将结合各镇街自身实际,在全区推广这一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