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浙江国镜药业一季度营收增长36.77%
危中寻机,“快”字当头
本报记者 郑欣慰 市委报道组 叶炜婷
花开四月,走进龙泉市的科伦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车间里,生产线开足马力;场区外,停着一长排大货车,等着运货。
“年初五我们就开工了,是龙泉最早复工复产的企业之一。”公司总经理牟春雷说,两个多月来,企业克服疫情影响下员工不足、物流不畅、产业链断档等诸多困难,不仅商业配送一天都没停,口服液生产线还进行了扩产并满产,一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6.77%。
从挨家挨户召回员工,想方设法打通产业链,开辟新的供应商,到加班加点生产抗疫物资,把“可立袋”大输液产品运抵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再到扩招营销团队,拓展非处方药市场……疫情发生以来,科伦国镜药业在磨难中不断成长。
26岁就走上总经理岗位的牟春雷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考验。那一年,刚大学毕业的他在四川科伦集团总公司任职。“穿着白大褂一天工作16个小时生产消炎药”的情景,深深地烙在牟春雷的记忆中,也训练了他对于市场的敏锐性。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科伦国镜药业抓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机遇,主攻两款产品:一款是用于临床的“可立袋”大输液产品,一款是列入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的复方鱼腥草合剂。为了加紧生产,往年要正月初八才复工复产的科伦国镜药业硬是把开工的日子提前到正月初五。
然而,正月初五正是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候,挡在复工复产面前的诸多困难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人手不足。外地员工一时间回不来,科伦国镜药业就积极发动龙泉本地员工返厂。
口服液生产车间主任吴华清楚地记得,为让员工顺利返回,公司就一个村一个村地打电话沟通,为员工复工开辟绿色通道。
(下转第五版)
(紧接第一版)公共交通停运,偏远乡村员工没车,公司就组织人员开车去接。员工出了小区就回不去了,公司就安排他们住职工宿舍。就这样,公司召回了员工150人,相当于平时的一半。
“那阵子,我们一个人干两三个人的活,几乎每天都奋战在生产一线,有时候就睡在车间,有问题冒出来,就商讨解决方案。”吴华说,“只要有信心,办法总比困难多。”也正是在疫情的倒逼之下,车间不断改进完善生产线,将产量翻番,全力保障市场供应。
员工到岗,科伦国镜药业开工了,可由于原材料供应商遍布全国,刚复工的那几天,有些产品的生产线处于停滞状态。
得知企业的难处,龙泉市委、市政府全力协调。“那段时间,因为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我们在杭州富阳区的一个供应商开工后没几天又突然停工停产。了解情况后,龙泉市委、市政府反复帮我们开证明、发协调函,跨地区沟通,帮助我们的供应商复工复产。”牟春雷说。
疫情这场大练兵也锻炼出了企业的敏锐性。对于科伦国镜药业而言,疫情期间,大部分产品供应医院;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平稳有序,医院的相关就诊量大幅下降,药品使用量随之减少。
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科伦国镜药业快速反应,积极拓展非处方药市场。在牟春雷看来,非处方药需要线上和线下一起发力。在线下主攻零售药房、诊所的同时,科伦国镜药业还在杭州成立了电商部以开拓线上市场,还通过云上宣讲会等形式在全国各高校招兵买马,全力扩充团队。
危中寻机,科伦国镜药业信心十足。该公司眼下正着手完善二期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前景看好的创新药扩产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