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专版

河桥镇:“久安之治”护航 “美丽城镇”重启

沈亚锋 方瑜 孙磊

  “展望前程三百里,唐昌到此景最娇。”四月韶华,柳溪江边,河桥镇在防疫复工“两手硬”中铆足动力,加速推进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的创建,力促“河桥古镇”示范型村落景区的落成。

  “静”得早、“静”得好,才能“动”得快、“动”得好。在河桥,这个190.8平方公里的“唐昌首镇”,从11个行政村的全面防控,到重大工程项目的全盘重启,得益于常态治理机制的有序运转、有力支撑。

  “起跳”有力“重启”有序

  治国安邦兴百业,重在基层。河桥镇常住人口有18000余名,多为农业人口。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怎样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唯“长治久安”,方能“安居乐业”;从“管控”到“重启”,理念和手段的转变,迫在眉睫。

  1月中旬,镇上某企业一名职工在工作时受伤,如何赔偿?劳资双方争执不下。司法所立即着手开展普法,给出明确答复:根据法律,疫情特殊时期,工伤认定时效中断,可进行工伤认定程序,再走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并商谈赔偿数额。职工情绪得到安抚,企业复工也得以开好局、铺平路。

  “以前,我们调解家庭矛盾居多,碰到这类复杂涉企纠纷,不太敢碰。”镇平安办相关人士透露,一年多来,河桥多方引智,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力量为河桥镇机关干部授课培训,以“一对一”传帮带的形式开展调解,提升了全镇机关干部的法律业务水平,让河桥企业和百姓遇事不出家门就“找到说法”、能有专人“给个办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也让这个春天的复工之路平稳展开。

  全镇法治水平的有效提升,是河桥“久安之治”的探索成果之一。该镇主要负责人介绍,5年来,当地以党建引领,不断从基础工作中梳理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通过镇领导班子统筹部署、机关干部包干落实、行业部门干部下沉一线,动真碰硬为复工破题解难:到岗员工健康状况如何?防疫物资存在缺口吗?企业资金链是否紧张?这样的举措,让社会治理的“履带”与城镇建设的“齿轮”,能够真正“紧密咬合”。

  马头墙下复工,青石板上复产,古镇跑出新律动。

  建章立制让复工“有谱”

  河桥编制《村级组织运行规范工作手册》并定期调整更新,从议事决策、民主管理、公共服务、队伍建设、监督问责等领域建章立制、流程整合,为基层自治提供了遵循和路径。比如,各类防疫物资如何分配?村民日常需求如何保障?如何有序引导村企复工?一册在手,治村有谱,保障各项工程在希望的田野上“干干净净”起跑、“明明白白”重启、“清清爽爽”收官。

  河桥的复工复产,离不开39位专职网格员精细化的工作落实:有人放弃携全家回贵州过年,排查村企、巡防工地;有人把孩子交给家教阿姨,冲锋在督查生产安全的一线;还有人带上防疫物资,为小微企业复工加油鼓劲……他们以“绣花针”式的公共服务,切实为百姓守好门、让企业放下心。

  全面迎战复工复产,必须“十个手指弹钢琴”,讲究的是精准协调。在早已完成了数字化、可视化改造的河桥镇综合治理指挥中心里,何处有建筑垃圾违规堆放,哪里有交通意外发生,一切尽收“眼底”,实现对190.8平方公里水土的精密智控。当美丽城镇建设、示范型村落景区推进的复工热度与春天一起回暖,这个24小时不下线的“镇级大脑”,又持续接收信号、给出指令,让河桥推进关键项目的步伐更为稳健。

  从“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浙江省旅游强镇”到“杭州市首批风情小镇”……在“久安之治”的保驾护航下,美丽河桥早已硕果盈枝。她的未来,值得更高期许。

  (图片由河桥镇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8 河桥镇:“久安之治”护航 “美丽城镇”重启 2020-04-14 浙江日报2020-04-1400013 2 2020年04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