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观点

慎终如始 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在疫情防控“上半场”,浙江全省上下齐心、精准施策,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创造性地建立“一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机制,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浙江考察,对做好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做好六篇文章,精准抓好常态化工作,交出疫情防控“下半场”优异答卷。

  一是坚持慎终如始。“疫情防控要慎终如始”。疫情防控要“强调再强调、坚持再坚持”,尤其要加大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和对无症状感染者管理工作力度,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精准落实到复工复产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干部群众要继续绷紧严控弦、织密防治网,不松懈、不大意,做到慎终如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特别是各级干部要提高“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做好分管领域的工作,做到科学防控、专业治理。

  二是做好平战结合。“常态化”是疫情防控“下半场”的基本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对此,一要构建“大数据+网格化+健康码”数字防控体系,实现精准防控、精准服务;二要加快“城市大脑”“社区微脑”建设,将“健康码”与统一数字地址库建设、一户一档、物联网进家庭及家庭医生、公共服务下沉家庭相结合,用智慧技术实现“全周期管理”,守牢疫情防控的城门、社区门、家门。

  三是加快补齐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补齐短板”和“推动工作力量向一线下沉”的要求。补齐社会治理短板,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社区考评体系,带动社区转换角色,加快去行政化,增强社区服务意识和自治权能;完善社区减负源头控制体系;加快社区应急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形成应急动员、应急统筹、应急物资、应急服务等高效能工作体系和治理机制。

  四是掀起卫生运动。此次来浙江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我们要将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融入老旧小区改造、美丽城镇建设、乡村振兴等具体工作中,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有效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大花园”建设、全域有机更新和全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培育,带动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取得新成效。

  五是凝聚社会力量。要彰显“治理靠人民”的理念,“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一要强化自组织能力。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和在职党员参与所在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服务自给能力。二要提升居民组织化程度。以网格为基础,构建网格内居民全体参与的“网格共同体”,并推动服务力量下沉网格,确保网格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房办事、有章办事,让网格成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石。三要完善约束与激励机制。严格规劝和执法力度,约束居民个人行为;与社会信用、文明积分等评价体系相结合,加强引导和激励。

  六是形成窗口经验。浙江既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更要发挥“窗口”示范作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一要推动“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改革向社会治理延伸,形成全覆盖、全人群、全周期的省域治理现代化浙江样本。二要加快形成社会治理规范体系。探索实践社会治理制度智能化规范化、治理结构智能化规范化、居民参与智能化规范化、服务供给智能化规范化、社工配置智能化规范化。三要规范治理成本考核指标。防止“大水漫灌”式治理,以成本考核,倒逼治理集约化、精细化、智能化,加快治理模式变革。

  综上,浙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慎终如始、以变应变,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在“干”字当头上见精神、见担当、见责任,推动我省经济社会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作者为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6 慎终如始 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2020-04-13 20706391 2 2020年04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