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32版:专题

文章导航

城接未来 治厢有道

——萧山区城厢街道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位于杭州萧山主城区的城厢街道,面积22平方公里,下辖35个社区,这里既坐拥水清岸绿、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观,又是萧山商业贸易、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

  有了“天时地利”,更需“人和”。如何通过有效的城市治理,切实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城厢街道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作为萧山城市的发祥地和城市化的开拓者,城厢街道以打造“都市样板、人居城厢”为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创新发展活力、镌刻城市文化的新路。建立“网格化+楼长制”,精细化社会治理体系;以“基层治理四平台”,助力高质量社会治理;探索网格自治建设,加快形成“微治理”,成效显著。曾两次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称号,并先后获省文明街道、省科普示范街道、省城市社区党建示范街道等数十项荣誉。

  “网格化+楼长制”

  精细化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尽小者大。从每一个小需求出发,落脚到人的每一个小体验,才能让宏大的治理逻辑内化为人人可见的行动细节。城厢街道通过“网格化+楼长制”,让社会治理更加精细化。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城厢街道加密深推网格力量,织密社区防控体系,建立“网格化+楼长制”工作模式,实施“街道联社区干部-社区主要领导-网格长-网格员-楼长”的五级疫情防控责任机制,并积极建立跟踪监测机制,把防控责任细化到人。

  78岁的姚福良是一名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育才东苑社区的一名楼长,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主动走上了防控第一线。

  作为楼长,姚福良对自己分管的楼幢底子清、情况明、服务快,得知有居民可能会从疫情重点地区回来,他立刻戴上红袖章连夜上门排摸,因为熟悉情况摸排工作提速不少。“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大家都认识,摸排起来就容易多了。”他说道。

  “网格化+楼长制”效果明显,截至4月10日,辖区走访户数累计146448户,排查化解相关矛盾纠纷涉稳信息数和排查收集群众突出诉求数合计2354条,居家观察对象服务20066人次。通过网格排查、群众反映等,四平台共受理各类疫情信息1062件,办结1062件,办结率100%,信息事件得到及时处理。

  “网格化+楼长制”经受住疫情大考,并不是偶然,而是城厢街道不断深化社会治理的必然结果。

  面对老旧小区多、社会管理难等问题,2019年,城厢街道开始在全街道范围内推进“城市网格 城厢楼长”工作机制,并创建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管理,以建设“城厢党群服务中心”为抓手,推出“三位一体”网格化治理模式,将党的建设、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集成统一。

  将党建工作落脚在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上,把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相结合。城厢街道通过制定服务清单,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为居民提供系列惠民利民服务项目,进一步打造具有城厢特色的“十分钟党建服务圈”“十分钟网格治理圈”,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最近,俊良社区网格员小蔡在日常巡查中,接到崇化小区独居老人毛阿姨的电话,说家门口的楼道灯坏了,出行非常不方便。

  小蔡查看了具体情况之后,立即联系了电工师傅,对损坏的线路进行了维修,楼道很快恢复了光明,毛阿姨连声说“感谢”。小蔡告诉毛阿姨,以后遇到问题拨打网格员电话,网格员会第一时间上门,解决问题。

  在城厢街道,“有事就找网格员”已经成为居民们的共识,“城市网格 城厢楼长”工作机制日趋完善。截至目前,辖区共划分为170网格,纳入社区化管理共有楼栋1583幢,已全部建立楼长制,其中党员占20%。

  不仅如此,城厢街道还不断创新网格治理服务格局,建立“党建服务站”和“网格市民驿站”,实现四级共治,双站合一。

  在街道层面,坚持深化街道党工委领导。借助党员代表大会制度、区域化党建联席制度,完善党建资源管理。在社区层面,落实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加强线上+线下的服务互联机制,明确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活动、关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展动向。在网格层面,以网格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建立“党建服务站”。在楼栋层面,以党建引领自治,创建楼栋党建品牌、特色楼道,进一步助推党建引领社区自治的进程,实行社工、义工共同管理,促进居民自治良性发展。

  社区“微治理”

  创新社会治理

  如何将高效服务触及每位普通百姓,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显得尤为重要。城厢街道根据当地特色,对不同类型的小区进行分类管理:对于整社征迁小区,成立网格居民自治小组,实施智慧小区管理;对于老旧小区,“网格化+楼长制”则很快发挥效用;对于物业管理相对完善的新建小区,则实施创新社会治理——社区“微治理”。

  位于风景秀丽的湘湖旅游度假区的休博园社区,不仅风景宜人,而且邻里关系和谐,有什么事大家商量着解决。社区搭建清风议事厅,通过“共商、共议、共评”对社区内大事、小事实现自我决议、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在一期清风议事会议上,居民提出社区小教室课程单一的问题,社区、物业公司、业委会三方商讨,很快,社区小教室增加了乐高课、街舞课、绘画课、音乐课等,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爱的课程。

  不仅如此,社区还培育和发展了“乐之家”文艺队、聚邻茶社、孩子们的俱乐部等28个社区社会组织。

  清风议事、社会组织等不断吸引人气、凝聚人心,休博园社区建立了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民主监督组织为保障、社会组织参与服务为补充的社区自治管理机制,拉近居民与社区的距离,带动居民参与社会治理,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主人翁。

  提升社区民主自治水平,休博园社区只是一个缩影,城厢街道通过发展网格自治建设,加快形成“微治理”。

  将“微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城区的“微单元”。强化物业管理,发挥业委会的作用。通过“微单元”自治,结合智慧系统,充分发挥小区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结合楼栋、人员、隐患的图层分析,推进停车位改造、雨污分流等小区治理工作,提升社区整体化建设水平。

  “基层治理四平台”

  高质量社会治理

  一般简单事件由网格员、社区自行处理,那么网格员、社区处理不了的问题怎么办?城厢街道建设“基层治理四平台”(综治工作平台、综合执法平台、市场监管平台、便民服务平台),以高质量社会治理助推高质量社会发展。

  2月以来,城厢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组织市监、公安、城管、消防等部门,开展辖区三产服务业复工督查工作,对萧绍路、育才路等重点路段沿街商铺进行督查。累计检查三产服务业1249家,因涉及未达复工要求或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现场责令整改和规范337家。

  助力复工复产只是一个缩影,“基层治理四平台”,不断在城厢街道社会治理方方面面发挥效用。

  车库违规使用曾经是城厢街道的“老大难”问题,部分住宅小区底层车库被改造用于住人、开店经营,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为此城厢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启动联动机制。

  各工作组将排查情况、整治进展情况,向街道“四平台”实时进行上报反馈,同时街道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会商和部门联动机制,对复杂情况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联合各部门会商协商制定整治方案。最终,各部门和社区积极配合,连续数月,开展集中整治30余次,全面完成1140间车库的整治工作。

  运用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城厢街道积极构建智慧平台、110联动、平安浙江等系统的社会治理大脑中枢,通过四平台整合资源,形成社会治理一张网。

  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实施24小时专人专职值班制、10分钟事件受理制和5分钟指派制。对于紧急联动事件,街道将立即启动紧急预案,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在20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在日常预案中,城厢街道积极开展分析研判,通过最大限度地集中力量资源,同步实时掌握最新工作数据和工作动态,有效促进部门工作融合。同时,建立平台会商工作机制,坚持“月会审”“周会商”和“专题会商”机制,有力化解各种社会治理难题。

  四平台不断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7年9月正式运行以来,城厢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已经实现集事件受理、分流交办、调度指挥、督办反馈、分析研判和应急管理于一体,已横向接纳9个区级下沉部门,纵向覆盖至全部35个区、170个网络。

  可以看到,城厢街道的社会治理水平在刚性管理与柔性服务的结合中不断提升,不仅有广度、有深度,更有精度、有温度。接下来,城厢街道将继续大力推进基层社区管理升级,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不争日月,只争朝夕,城厢街道,迈向美好幸福新未来!

  (本版图片由城厢街道办事处提供)


浙江日报 专题 00032 城接未来 治厢有道 2020-04-13 浙江日报2020-04-1300015;浙江日报2020-04-1300011;浙江日报2020-04-1300022 2 2020年04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