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人物

在绍兴市人民医院,每天先后有几十个村民到重症监护室探望,只为说一句——

“加油!美娥”

  “最近我们院区住进什么‘大人物’了,来看望的人那么多?”这段时间,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区的保洁阿姨觉得很奇怪,自己在该院区工作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几乎每天都先后有二三十个人来探望同一个病人。这个“大人物”,正是绍兴市越城区灵芝街道立岱村妇女主任韩美娥。

  3月12日,韩美娥在执行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伤势严重,躺进了重症监护室,病危通知书连下了几次。

  半个月来,村民们惦记她的病情,纷纷自发来医院探望。记不清自己来过医院多少次的村民吴万兴说:“以前是她叫我们一起加油,没想到今天轮到我们为她加油。”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韩美娥工作生涯中获得个人荣誉30多项,其中8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她不仅是妇女们心中的好姐妹、好阿姨,更是村民心中的好干部、好党员。

  绰号“加油”

  村里的事情“加油干”

  今年63岁的韩美娥,从1983年开始在立岱村工作,担任过村委委员、村委会主任、妇女主任等职务。提起韩美娥,立岱村党支部书记吴小明打心眼里佩服,他从柜子里拿出30余本集体荣誉证书——省级卫生村、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吴小明说,这些荣誉都和韩美娥分不开。

  要致富,先修路。1992年,立岱村办了几家工厂,但村里的公路还没有通。

  “怎么办?”当时村委会主任和妇女主任两职一肩挑的韩美娥,就和村委会商量一定要修一条路,新建立岱村至绍齐公路加会车站的塘下沿河公路。

  “加油!大伙一起使劲。”在近一个月的筑路期间,不论刮风下雨,韩美娥天天在修路现场,碰到塘渣运输车陷入坑里时,她总是喊“加油”并带头推车。在韩美娥的“加油”声中,路提前半个月修好了,她的嗓子也喊哑了,当时大家就给她取了个绰号:“加油”。

  “不管村里碰到事情,还是村民家中的事情,她总是说要‘加油’啊,所以大家干脆一直叫她‘加油’。” 吴小明说。

  为了增加村里的收入,1985年,韩美娥和村民一起办过砖瓦厂。村民韩其林还记得,砖瓦厂利润每年在递增,成了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碰到旺季,韩美娥带头帮忙搬砖瓦。“她很瘦,但搬得比我们多。”2003年,绍兴市环境整治,韩美娥又主动提出关掉砖瓦厂。有村民害怕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没了,立岱村会变落后村,坚决不同意关。韩美娥和其他村干部分工,去村民家中一户户做工作:“要富裕不能只看眼前,环境不好,影响大家健康,关掉工厂,村里会想办法找出路的。”

  “有你这句话,我们有底气。”村民对韩美娥很放心。

  立岱村是城中村,在韩美娥等村干部的努力下,很快,村里搞起了物业联建,环境好了,村集体收入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

  “代办姐”

  村民的事情“加油办”

  在立岱村服务大厅,记者见到了韩美娥的办公桌,玻璃台板下压着两张纸,上面写着上百个名字和电话号码,一侧的十几个文件夹都贴着妇女工作的标签,里面的纸质文件理得整整齐齐。

  “全村村民的联系方式都在这里,也在她心里。”吴小明对记者说,“村里的每家人,她都当自己的家人;每家的事,她都当自己的事。特别是村里每一位妇女,韩美娥都当是自己的姐妹。”

  “如果不是去帮我们办通行证,美娥就不会出事了。”站在重症监护室外,村民吴万兴念叨。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超市、医院、公交车等人员聚集点的疫情管控非常严格,进入必须出示健康绿码,没有智能手机、不会用支付宝的立岱村老人急了。

  “我来办。”美娥一声响,就当起了村民的代办员,村民们填好通行证申领表,美娥收起来,统一去灵芝派出所办理。

  这声“我来办”,其实挂在韩美娥嘴边已有20余年。

  章海青认识韩美娥的时候,是在2003年。那时候,章海青还在灵芝镇计生办工作,韩美娥时常拿着村民们的一揽子事来串门,替他们办理准生证,独生子女证、老年证……一来二去,章海青对韩美娥印象就深了,还开玩笑地叫起了她“代办姐”。

  “美娥就是村民的一双手,一双脚。”章海青说,“那个时候还不兴代办员,但美娥早早就是了。”

  出意外的那天,韩美娥正是去灵芝派出所帮村民领取通行证,被一辆大车撞成重伤,可手里还紧紧拽着那一叠敲好了印章的通行证。

  遭遇意外的那一刻,韩美娥最直接而本能的反应,还是拽紧了村民们的事。

  “美娥就是我们村的‘老黄牛’,这场疫情防控战中,韩美娥从正月初一到出事那天,一天都没有休息过,几乎天天在一线,虽然已经60多岁了,但她工作的劲头一点不输年轻人。”吴小明告诉记者。

  “娘家人”

  幸福生活要“加油过”

  村民赵兴林说起韩美娥,泛红了双眼,“韩美娥是我们一家的恩人。”

  原来,20多年前,赵兴林是村里的大龄青年,结婚时已30多岁,而妻子只有20岁。婚姻需要经营,两人年轻气盛,再加上年龄差距大,经常闹矛盾。一吵架就闹着要离婚。眼见着好好一个家就要散,作为立岱村妇女主任的韩美娥,比谁都着急。

  每次一有“火苗”,韩美娥立即前去灭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渐渐地,老家贵州的赵兴林妻子,把韩美娥当作了自己的娘家人,有什么事,都找韩美娥。

  “美娥可是我们村家家户户的‘娘家人’,婆媳矛盾、妯娌别扭、邻里纠纷,没有什么事是她调和不了的。”和韩美娥认识了40多年的村民徐春美这样夸赞。

  村里有一对兄弟,分家后将年事已高的老爹老娘“赶”出了家门。老人没地方住,村里多次调和,两兄弟一直互相推诿。

  韩美娥看在眼里,气上心头,立马替两老租了个房子安顿下,自己帮忙照看起来。“两兄弟自己也有儿女,我就是要让他们脸上、心里都羞羞,我要当两位老人的娘家人。”韩美娥说。抬头不见低头见,时间长了,两兄弟也渐渐觉得理亏,接回父母。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日复一日,韩美娥很普通,做的事也很普通,但她却用坚守与真情,温暖着乡里乡亲。乡里乡亲们也一心想着:

  “美娥,加油!我们都在等你醒来,等你回家吃饭,等你回到岗位。”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8 “加油!美娥” 2020-03-27 20634251 2 2020年03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