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金专刊

萧山河上:“五和众联”扬家风树新风

  一个月前,当媒体报道出“不办婚礼捐20万元”的消息时,很多网友都被主人公俞博雅夫妇所感动。没想到的是,这件事情还在不断发酵,引发了连锁反应:

  近日,俞博雅所在的下门村,向全体村民发放了一份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的操作标准。这样的变化,来自河上镇面向萧山全区推广的“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模式,给乡风文明带来的改变。

  河上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河上镇大力推广移风易俗工作,引导群众除陋习、扬家风、树新风,让“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模式落地生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河上有越来越多的党员、志愿者、村民等加入乡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2016年,众联村面向村民推出了“五和众联”通则,围绕“和善村民、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煦村庄、和谐社会”五大内容,设置包含10条村民通则、30条加分项目、20条扣分项目,合称“众联60条”通则。

  积分评议模式推动村民自主参与村内事务。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众联村的面貌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垃圾分类变自觉了、村容村貌变好了,众联村也从欠发达村变成了萧山的一个美丽乡村。

  不久前发布的浙江法治乡村实践优秀案例中,河上镇“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模式入选,成为杭州唯一的入选案例。

  专家点评认为,“五和众联”将积分评议的正面引导效应延伸到村庄治理的多方面,形成了积分评议制与村庄治理的良性互动。作为“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模式的核心——积分评议制度,可复制、可推广。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毛丹看来,这套用正负积分量化村民做皮毛小事贡献度的办法,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乡村治理的“皮毛法”,可复制性很高。

  2019年,“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模式从河上镇推广到了萧山全区。俞博雅所在的下门村,也就是在这时,复制了发源于众联村的“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模式。

  走进俞博雅家,只见庭院整洁,她的父母热情地迎了上来。邻居俞婶介绍说:“俞博雅父亲是萧山二中教师,母亲是萧山二职教师,我们都说他们一家人就是知识分子。俞博雅和他先生的善举是家风好,这是我们村的骄傲。”回想起这个决定,俞博雅总说:“这真的没什么。我们做这件事,只是想在这个特殊时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传递一点正能量。”

  其实,不只是俞博雅在行动。最近,下门村刚刚以97.7%的支持率通过了《关于下门村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制定标准》。谈及发出这样一份公告的初衷,下门村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是杜绝攀比,减轻村民负担,让村民省心。“这几年村民生活变好了,红白喜事之间也渐渐有了攀比之风,这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很快,村民把这份公告晒在了网上。一位村民说:“是要刹一刹‘比排场、比豪华’的攀比之风,村里立了‘规矩’,党员干部、企业老板带好头,操办从简,面子不失,里子也有了,这对我们来说是既省钱又省心。”


浙江日报 金专刊 00014 萧山河上:“五和众联”扬家风树新风 2020-03-25 浙江日报2020-03-2500008 2 2020年03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