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锅集团千方百计按时交付国际订单
300吨“大烟囱”接力运缅甸
本报记者 唐骏垚 通讯员 费彪 李良邑
一边是疫情来袭,一系列管控措施不断升级;一边是缅甸的一个“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要求订单必须按时交付……回想起今年春节期间那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订单发运任务,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崇贤厂区负责人鲁尚毅至今仍觉得不可思议,同时充满感激:“有了大家的合力,企业保住了信誉。”
事情要从去年杭锅集团接到的这个“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说起——缅甸一座在建的燃气能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急需一套烟气旁路系统。这套系统相当于发电机组的一根“烟囱”,重达300吨。
由于缅甸项目进度加快,原定于今年4月的交付期被提前到了2月。杭锅集团迅速组织员工调整生产,在春节放假前就完成了整套设备的制造,只等着过年回来上班后发货。
不曾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杭锅集团崇贤厂区春节前订好的设备发运计划全盘打乱。
“由于货物属于超大件,只能采用内陆水运到上海港的方案。按照约定,我们必须在2月10日当天将设备运到上海港十区码头。”鲁尚毅告诉记者,在与缅甸项目总承包公司沟通后,基于项目的重要性,订单仍需按时交付。
面对重重困难,杭州市余杭区经信局、崇贤街道以及杭州交警、杭州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内河管理处等各方合力,打响了确保订单发运的“信誉保卫战”。
“了解到杭锅集团的实际困难后,街道立即上报情况并迅速成立专班。”崇贤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晓良说,在帮助指导杭锅集团崇贤厂区做好防疫工作后,2月7日,区防疫指挥部为其开启绿色通道,同意该公司23名员工在2月8日当天小范围复工。
2月8日是元宵节。早上8时,杭锅集团崇贤厂区及配套公司的部分员工在经过防疫程序后,戴着口罩来到车间,开始了烟气旁路系统设备发运作业。
杭锅集团物流与仓储处处长祝舜丰是这次特殊发运任务的“现场总指挥”。“上工后,大家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去车间、去码头。”祝舜丰回忆。虽然这次装运工人人数的安排,杭锅集团是根据300吨货物的工作量来配备的,一般1.5个工作日就够了,但还是因疫情生出了变数。祝舜丰说,吊装货物需要用到320吨级的起重机,但操作320吨级起重机最熟练的两名工人都在年前回了老家。同时,为了安全,杭锅集团平常发货几乎都是在白天进行,但此次装货缺少熟练工,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夜晚作业不可避免。
那一天,杭州迎来了降温,早上气温几乎接近零摄氏度。按照此前排定的装运流程,工人们从早上8时一直干到24时,用16个小时终于将300吨的设备零部件装满3艘运输船。祝舜丰说,光从生产车间将货物运送至码头,货车就来回跑了28趟。
然而,难题并不仅仅发生在装船上。就在祝舜丰和同事们拼命装货时,杭锅通用设备有限公司采购处的舒士金正坐在一辆13米长的货车驾驶室,跟司机往诸暨市方向疾驰而去。他们去取诸暨一家工厂生产的另一种零部件,与杭锅车间里的设备一同打包运往上海。
由于各地疫情管控一样严格,杭锅集团提前做好了预案。“出发前几天,我们就在寻找最佳方案。”舒士金说,为了能够顺利返杭,他们找了一辆浙A牌照货车;预判无法进入诸暨,他们事先就跟诸暨零件生产商商量在杭州和诸暨的交界处取货,并各自联系当地的交警部门,得到了理解和支持。
2月8日晚,舒士金和诸暨零件生产商的货车在萧山楼塔和诸暨次坞交界处顺利完成货品交接,及时赶回崇贤厂区。
一切都在有序推进。2月9日凌晨,在杭州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内河管理处协调下,运输船从余杭出发,一路经过湖州、嘉兴、上海,于2月9日晚上顺利到达长江口。2月10日,货船在办理相关手续后按时到达上海港十区码头。目前,杭锅集团设备通过海运已顺利抵达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