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专版

用心深耕做“好菜”
明康汇打造生鲜新坐标

  用心深耕做“好菜”

  明康汇打造生鲜新坐标

  王 政 李 晓

  新冠肺炎疫情,让民以食为天的老百姓突然担心起了“买菜”的问题。生鲜行业迎来增长机遇,而距离消费者更近的社区生鲜业态价值尤为凸显。作为杭州社区生鲜势力本土品牌代表的明康汇,在疫情的挑战中迎来逆势增长。据了解,在营业门店只有不到平常一半的情况下,其2月份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30%,为广大消费者解决了日常三餐的买菜难题。

  在非常时期,没有完整生鲜供应链体系和品质管控体系是熬不住疫情大考的。那么在组织架构、供应链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深耕多年的明康汇,又是如何经历疫情考验,助力稳住市民“菜篮子”和“米袋子”的呢?

  承初心,继使命

  君子志于择天下。因为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海亮集团进军农业,成立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8年前,考虑到教育集团旗下数万名中小学生吃饭安全,海亮高层毅然决定投资农业,打造“安全的、健康的、好口感”生鲜产业品牌。可是,如何才能确保食品安全?明康汇给出的答案是:全产业链。众所周知,生鲜之所以难做,在于产业链长、流通环节多、标准难统一等问题。为了打通生鲜业的任督二脉,明康汇从源头把控,包括物流、仓储、检测、销售,做好一揽子工程,建立了全产业链模式。从2012年开始,明康汇陆续投入30亿元,建立15个种植、养殖和水产基地,6个物流仓储中心、1个检测中心和科研机构,通过自控源头基地、自主标准生产、自有质量检测、自配冷链物流、连锁经营终端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农业全产业链运营体系,用重资产构建起生鲜安全护城河。

  始于初心,成于坚守。经过3年的积累和筹备,2015年明康汇开始向海亮教育集团5万名师生供应食材。由于过硬的实力和良好的口碑,明康汇的“食堂事业”迅速开花,截至2019年已与滨江教育、余杭教育、海亮教育等131家学校合作,年供应1000吨蔬菜、600吨肉类、20000箱鸡蛋。供应期间,明康汇秉承精诚服务精神,对学校反映的任何问题都第一时间解决,杭州城区所有门店就近响应,不耽误、不延误,确保各个学校师生吃到健康、安全的食物。

  做社区,供生鲜

  2015年,明康汇首家社区店——西溪诚园一店开业,标志着第一代明康汇社区店诞生。2016年、2017年明康汇聚焦杭州,深耕社区生鲜便利店,形成了标准化、品牌化的连锁店运营模式。2018年,明康汇社区生鲜店完成了第三代形象升级,同时将开店触角伸向苏州,开启了长三角区域化连锁扩张的步伐。2019年,明康汇在自营门店基础上拓展加盟门店新模式,双向驱动提速发展,截至年底,门店数高达183家。据悉,2020年明康汇重磅启动全新加盟招商,不仅给予商家大力度补贴,额度可达30余万元,还欢迎进驻已经经营的成熟门店,区域渗透全面铺开。

  一直以来,明康汇致力于打造自己的生鲜社区店,完成农业闭环产业链条,“目的是把自己全程可追溯可控的产品带给消费者。”对于做好社区店,明康汇负责人认为,一方面,明康汇自有基地生产的生鲜农产品能直接配送到城市社区,实现最后一公里的打通。这在购买距离上,比农贸市场和超市都更贴近老百姓。另一方面,社区店能帮助明康汇实现精准人物画像,即通过大数据采集市场需求,然后根据数据反推配置农产品,做到针对性满足消费者需求,减少不必要的产品囤积和损耗。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重视,明康汇前端农业的优势也获得众多零售渠道的青睐,传统大卖场源头采购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明康汇发挥源头基地布局的优势,2017年大举部署商超渠道,目前已与世纪联华、物美、三江、盒马等形成战略合作,每天供应需求量已突破150吨,明康汇的优势农产品正在源源不断地供给各大市场。明康汇不单在产品安全问题的优势获得市场认可,在涵盖生鲜全品类的产品供应优势上同样受到众多大型餐饮企业的青睐,杭州本土餐饮巨头外婆家、全国餐饮领军企业海底捞等均为明康汇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保民生,担重任

  由于底子厚,供应链做的扎实,明康汇总能担当起重任。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开幕,会议期间,明康汇成为峰会3万余人的“菜盘子”:峰会期间承担着23个品种、130余吨的供应任务,占据整个峰会蔬菜用量的近半壁江山。因为盛夏季节本地蔬菜的口感不是最佳,明康汇将主要供应基地选择在了云南,从云南到杭州,供应距离超过2000公里,路程超过40小时。为了让蔬菜在采收、分拣、运输过程中全程保鲜,明康汇将蔬菜按照种类5~10公斤小规模包装,每个冷藏箱根据温控需求放置冰瓶,全程冷链配送。运输过程中, 通过GPS全程监控车辆行进位置及冷链温度,并实时汇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的挤压、腐烂等问题,确保“从源头到餐桌”的好品质。高品质的蔬菜、“基地自产+全程冷链直送”的保障模式,让明康汇获得了与会者及组委会的高度评价。

  对于明康汇,如果说G20杭州峰会的供应任务属于有备而来,那么2020年春节期间的战“疫”,则属于临危受命。疫情期间,由于社区封闭式管理和消费者焦虑式“囤货”,导致门店和大客户对生鲜的需求量猛增。为了应对难题,公司多方统筹,调整部署,自1月25日开始,明康汇各大种植基地(云南、海丰、高州、尤溪、安吉基地等)和养殖基地(南陵基地)加大生产,员工加班加点备货抗疫。物流方面,100多名员工坚守岗位,保障群众所需的蔬果、肉禽蛋等供应链畅通。此外,明康汇坚持对所有农产品进行农残检测,同时积极响应政府要求,编制企业防疫手册,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对门店进行每日消毒,保证员工安全上岗等。

  疫情暴发以来,明康汇马不停蹄地着手各项保障民生供给和社会服务工作:2月1日,明康汇首批34家门店复工开业;2月9日,明康汇生鲜菜市小程序推出线上生鲜套餐业务,打造无接触购物场景;2月10日,明康汇发布“员工共享”计划,接纳社会闲置员工;2月14日,明康汇联手中国石化共建“云厨房”;2月17日,明康汇与饿了么合作,建立23个生鲜自提店;2月23日,明康汇在各基地已捐献65万元的资金基础上,追加50万元生活物资,驰援武汉……危难是企业的试金石,在日益复杂和不可预测的大环境下,不确定性及易变性已成为企业经营所处的新常态,要扛得住黑天鹅或黑犀牛事件,就要深入思考自身供应链和中长期战略规划。

  助扶贫,结同心

  从2013年开始,明康汇依托自身全产业链的农业经营模式,围绕技术扶贫、人才扶贫、产业扶贫、渠道扶贫、社会扶贫诸多方面,以陕西澄城、云南泸西自有生产基地为根据地,开展产地农业生产精准扶贫,并逐步惠及周边地区。从2016年开始,向宁夏海原、永宁、固原,贵州黔东南丹寨、麻江,湖北恩施等地区辐射。2018年,经过滨江区委和建始县委的牵线搭桥,明康汇与建始县开展深度合作,在建始建立大型现代化蛋鸡养殖基地,养殖规模可达15万羽,惠及4378人。未来,明康汇计划分阶段将建始打造成为明康汇土鸡蛋区域主供基地,项目分三期,预计蛋鸡养殖总规模达百万羽。

  除此之外,明康汇还在全国优势产区积极培育合作基地,与当地农业企业、合作社、农业大户合作,统一品牌,严格按照公司的产品标准、生产标准、用肥用药标准等,植入高效生产流程管理,通过多种模式打造利益共同体,提升农户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效推动当地现代农业建设。

  在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产业扶贫的同时,未来明康汇还将利用海亮集团强大的社会帮扶资助体系,通过帮扶推介,让贫困户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诸如明康汇通过与海亮集团慈善基金会对接开展“雏鹰高飞”援助工程,选拔、抚养、资助建始县境内贫困儿童到海亮教育集团免费学习生活,直到大学毕业;争取海亮集团慈善基金会大型扶贫公益项目“海亮-贫困少年英才培养工程”,选拔贫困地少年英才报名参加,测试合格后的贫困少年将由海亮慈善基金会资助其学习、生活到大学毕业为止。

  “买菜就到明康汇”,底气十足的口号彰显了明康汇的责任和担当。明康汇用行动告诉大家:企业责任的起点应该是过硬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但企业责任的终点在于社会责任和贡献。一直以来,明康汇不改初心,践行“既讲社会效益,又求社会公德”的精神,以博大胸怀拥抱新零售,深耕生鲜事业,打造生鲜新坐标,时刻等待着消费者检验。

  (图片由明康汇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1 用心深耕做“好菜”
明康汇打造生鲜新坐标
2020-03-13 浙江日报2020-03-1300005;浙江日报2020-03-1300007;浙江日报2020-03-1300009;浙江日报2020-03-1300012 2 2020年03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