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个国家(地区)的境外居民和当地防疫力量携手守护家园——
义乌“联合国社区”的抗疫故事
本报记者 钱祎 李灿 市委报道组 龚献明
23岁的也门小伙巴达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休息。他每天奔走在大街小巷,为社区居民采购物资、测温登记、夜巡走访、宣传防疫知识……在社区防疫人手紧张之际,他和社区工作人员、中外志愿者等共同守护家园。
巴达所在的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靠近义乌国际商贸城,辖区内除9个居民小区外,还有260多家外贸企业和一所学校,74个国家和地区的1380多名境外人员在这里居住、工作、学习。这里是义乌最大的国际化社区,被誉为“联合国社区”。
3月初,外贸企业逐渐复工,春节前离开的大量境外人员开始返程,社区里热闹起来。如何防控好、服务好,还要让他们过得舒心,成为检验社区治理能力的“考题”。我们走进鸡鸣山社区,看到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惯的人们,在抗疫时刻,不分国籍、不分信仰、不分你我,传递着一个“联合国社区”最暖的温度——
社区
单元里的“巷战”
最近,鸡鸣山社区党委书记何文君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你看,3月是境外人员返程高峰,常住的基本都回来了。”她手里拿着一张统计表。我们看到,表上的境外人员数量每天都在增加。
“开市”后的义乌,一天比一天热闹。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外国经营户、采购商、居民穿梭其中,社区防控压力与日俱增。吃完早饭后,何文君刷了刷社区几个微信群,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关注居家观察人员的体温,还要多问问他们有什么需求。
在这个外国人众多的国际化社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战役”早早展开。社区把原本的60个网格细化为95个单元,发动党员、志愿者等担任“指挥长”,紧急绘制出一张从社区、网格延伸到单元的三级“巷战”图。
从图上,我们能清晰地分辨出每个单元的防疫情况:管辖区域内有境外人员回社区不到14天的,“指挥长”名字旁就贴一个蓝色“小人”;从疫情高风险国家回来的,则贴个红色“小人”。
何文君打开手机上的“鸡鸣山国际健康监测”微信群,3月8日上午显示的数字是“47”。她一边记录一边说:“这是回到社区还没满14天的外国居民数,目前社区无疫情,居民生活无大碍。”
另一边,社区工作人员丁清晖戴好口罩,拿上鲜花,正准备去社区里的外国家庭转转。“走,跟我看看去。”他招呼我们,“今天是节日,我们去送个花,顺便了解一下情况。”
敲开来自韩国的魏女士家门,除了鲜花,丁清晖还递上了一份包含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资的“大礼包”。“你们放心吧,我们都挺好的。”魏女士和家人住在江东四小区。1月底,她带女儿回了趟韩国,不久前返回义乌。
我们上门那天,正好是她在社区建议下主动居家观察的第15天。“虽然观察期过了,但还是要当心,可不能放松啊。”丁清晖悉心叮嘱。
“有没有人刚回来?”“家里的菜够不够吃?”“垃圾要不要倒?”走访中,这样的问题问了一遍又一遍。而这样的走访,“指挥长”们日复一日。
中外志愿者共同坚守
社区提出,从境外回来未满14天的居民,不仅自己要每天两次报告体温,“指挥长”还要上门测温,尤其是来自疫情高风险国家的人员还应居家观察。每个人都有一份健康档案。
严格的防控举措,怎么让外国人更好理解、更自觉配合?刚开始,大家多少有些担忧。
“没事,让我们来!”在社区里住了10多年的外商哈米是何文君的老朋友。他在商会、朋友圈中积极号召,组建起一支汇集15个国家39位外国人的“‘联合国’防疫志愿服务队”。
“白天社区工作人员够辛苦了,晚上就让他们休息休息。”疫情最严重时,哈米和伙伴们在卡点一值守就是一个多月。他们常常忙到凌晨才回家,第二天又精神奕奕地上岗。
我们见到哈米时,他一身笔挺的西服,戴着口罩的脸上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他刚联系好一户埃及家庭,男主人丹尼尔刚从奥地利回来,他正打算上门去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打扰了兄弟,你们好吗?”到了居民家门口,哈米非常有礼貌,表明来意后,先表达歉意,“不好意思,我们问几句马上走,耽误你们几分钟。”
“体温量了吗?”“绿码有没有变化?”“还有问题吗?”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听到“都没问题”的回答后,他才放心离开。
我们看到,面对越来越多的境外返回人员,社区在要求房东主动提前报告的同时,通过“新义乌人家园”“一码通管”等平台实施出租房、企业、商铺等申报和管理,结合楼道“智慧门禁”、居民家门口“智慧感应器”等,用大数据精准掌握情况。
在鸡鸣山社区,发到居民手中的温馨提醒、生活指南等都是多语言版本。外国居民有需求或困难,只要在“联合国”微信群里说一声,会说汉语、阿拉伯语、英语、日语等多国语言的“哈米”们和社区工作人员等就会及时回应和帮忙。当沟通没有障碍,问题解决起来就顺畅许多。
这几天,总有外国居民找到哈米,打听社区每年两期的汉语班什么时候开课,越来越多生活、工作在这里的外国人想把中文学好。何文君给出了答案:“现在已经可以报名了,等疫情结束后就能上课。”
我们就是一家人,始终互相温暖着
我们到社区的那天傍晚,天空淅淅沥沥下起小雨。回社区办公楼时,我们碰到了社区民警王军伟。因为不太放心刚复工的几家外贸企业,他在登记流动人口资料、核对出入境数据后,要去商业街区看看。我们随即跟上他的脚步。
时代广场楼下,公告栏里贴着复工公告、各行业开工服务指南,还有申请健康码的具体流程,后面都附着二维码。只需拿手机扫一扫,外商们就能完成备案或申领。
23楼的义乌市众爵贸易商行老板加乐,正在公司里整理商品。门口贴着已经办好的复工证件,进门处摆放着测温枪,口罩、消毒液等也足够用,王军伟仔细看了一圈后松了口气。
“坐坐吧。”加乐热情地拉我们坐下。他告诉我们,他来自叙利亚,春节去了马来西亚旅游。早在回来前,他就从外事办、商会、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社区等多种渠道了解到复工流程。他回社区后在网上填好表格,拿上营业执照、租房合同等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5分钟不到就办好了复工证明。
话越聊越多。我们从加乐的叙述中得知,在社区里,如果你需要采购生活物资,把清单发到微信群里,志愿者就会送货上门;如果你出现身体不适,群里有点对点负责照顾的医生;如果你心情低落,可以找心理咨询师或工作人员聊聊天;如果你在商贸交易中语言不通,社区会帮忙联系外事办或精通多种语言的志愿者;如果你宅在家无聊,可以参加各类社会组织不定期开展的线上“云”活动……
“有需要随时找我们。”临走时,王军伟多次说“别送了”,加乐还是坚持把我们送到门口,用汉语反复说着“谢谢”。
“对大部分居民来说,少出门,认真做好防护,就是最好的抗疫行动。我们做的,他们也都看在眼里,还记在了心里。”回来途中,同行的丁清晖讲了这么一件事:有位叫尼哈的英国女士,还没回社区时工作人员就通过电话为她详细解释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耐心解答了她的疑问。回到社区后,她和丈夫不仅第一时间联系社区报备,自觉居家观察,最近还为社区送了50只口罩。说这些的时候,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丁清晖很欣慰。
抗疫时刻的鸡鸣山社区,从世界各地而来的人们和本地居民就像一家人,始终互相温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