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是最好的“无字课本”
张萍 编辑 江于夫
大学生们还没复学,但是已经“开课”了——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3月9日通过网络与全国高校学生见面。
复学前第一课为什么选了疫情防控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青年是人生成长的“灌浆期”,而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通过名师名课,把大学生熟悉的思政课程与时下疫情防控阻击战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让真情动人,这也是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的当代青年来说,既要精读有字之书,更要多读无字之书。14亿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书写的无数感人至深的战疫故事,就是最好的“无字书”。
复学前第一课为什么选在现在?虽然疫情尚未结束,经济社会秩序完全恢复尚需时日,复课还没有提上日程,但利用互联网可以让疫情启示第一时间抵达青年大学生群体。过去一个多月,从医务工作者到人民子弟兵,从公安民警到基层干部,从志愿者到快递小哥,之江大地乃至全国上下涌现出太多值得让青年人听到看到的故事。滚烫的战疫决心、冒着热气的鲜活素材,利用好这些特殊时刻的特殊教材,能产生平时教学难以企及的感染力、感召力。引领青年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这场疫情大考带来的启示,汲取中华民族从磨难中奋起的经验和智慧,是一种必要沉淀,理应赶早不赶晚。
过去的一个多月,无数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访农户把关卡,守住了一道道“门”;中国留学生们发挥自身优势,在海外寻找购买医用防护物资。许多“90后”创造了勇敢逆行的最美风景:医护人员主动请战,在救治一线冲锋陷阵;年轻的“程序猿”没日没夜地用代码搭建防控新工具……青年在成长、在担当,那些令人骄傲的优秀青年以及他们焕发的强大力量,也反过来让思政课内容更鲜活,激励更多后来者一同走在时代前列。
这不止是给青年人的课,也是给全社会的课。通过网络直播向社会同步开放资源,“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不仅把青春正能量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也意在面向全社会,以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的经历和案例,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堂特殊的空中思政课,一场特别的“成人礼”。我辈青年,要从残酷疫情中涵养家国情怀,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在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纵使荆棘在前、惊涛骇浪,只要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奉献祖国、奉献人民、奉献社会,必将无悔于自己的青春,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