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女企业家火速搭建隔离衣生产线,日产2.5万套——
徐爱华:和疫情赛跑
本报记者 苗丽娜 孙良 通讯员 王小燕
这两天,浙江华联集团董事长徐爱华正忙着把隔离衣、防护服生产线搬进更大面积的新厂房,1000多平方米的场地中,崭新的拷边机、热封机正从全国各地陆续采购到位,在这间忙碌的“兵工厂”里,200多名一线员工,在争分夺秒生产隔离衣。
“三八”妇女节,这位获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女企业家说,自己满心感恩,在政府、企业家朋友、工人等的合力下,这条临时打造的生产线才运转起来,这个节日过得很充实。
故事从一个多月前说起。“当时我在新闻中看到一线医护人员缺少防护服,感染风险很高,看着很难受。但是防护物资十分紧缺,要捐也买不到货。”徐爱华回忆,就在那一刻,一个念头浮上脑海——自己的企业是不是可以生产?
现实的困难搁在她眼前:集团旗下商场关闭,外贸板块业务订单受到影响;90多岁的老父亲患有血栓,在医院做脑手术;生产隔离衣、防护服,企业一无经验二无资质,就连最基础的设备都没有……
徐爱华找来了儿子——集团旗下浙江绿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皓洋,把生产防护服的想法告诉他。没想到,张皓洋也正为疫情揪心,不仅托朋友从国外采购口罩,还为自己公司研发的体温贴未能量产而感到遗憾。徐爱华的想法得到了儿子的支持。
“做服装一直是我们的强项,我们曾经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获得全国民营企业第一张服装外贸自营进出口执照,我们要排除一切困难,用最快速度建立生产线,获得批文,生产出隔离服、防护服等紧缺物资,捐赠给医院等有急需的地方。”徐爱华当场与儿子拍板。
1月25日一早,徐爱华一个个拨打朋友的电话,寻找样本和采购原料,落实生产企业备案和产品备案、设计打样,以最快速度安排人员组织生产。
机器设备、辅料、人工、生产资质……都是挡在徐爱华面前的大山。没有设备,徐爱华就到处托朋友打听采购。“防护设备的液压机,公司员工联系了两天都买不到,我就托朋友找。那天联系上已经半夜,我说要马上买,对方要付定金,我就自己直接把钱付了,本来这些事情都要走公司程序,但这个时候就先简化了。”徐爱华说。
没有工人,徐爱华就和公司管理团队给老员工一个个打电话,很快从当地招募了20多名熟练工,技术部负责人王晓英第一时间赶到厂里。“董事长的决定让我们很感动,我们也想出一点力。我初七去其他工厂学习,当晚回来彻夜打样,第二天就把隔离衣的样品赶了出来。”王晓英说。
团队迅速组建起来,仅仅4天时间,2月3日,首条生产线投入运行。徐爱华索性把复工的员工全都请进厂里,免费提供吃住,还给他们涨工资、买保险。省经信厅驻企服务员景勇祥已经在厂里待了近一个月,经常忙到晚上10时多,指导企业完成物资调令。全厂上下拧成一股绳加油干。
徐爱华还从舟山、苏州找来专家外援,为企业制定一次性隔离衣、非无菌类一次性防护服的质量体系标准。
2月7日,首批隔离衣出炉。当天,徐爱华就把这批一次性隔离衣捐赠给抗疫前线。
“原来,我只是想做一些隔离衣、防护服捐赠救急。现在,我准备长期生产。”徐爱华有了新的决定。
眼下,浙江华联集团的一次性隔离衣日产量已达2.5万套左右,防护服生产资质也正在申办中。2月8日,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向徐爱华公司下达应急物资调拨令。工信部也在2月20日下达调拨单,直接发往武汉。目前,该集团的一次性隔离衣产量超过30万套。
为生产线忙碌奔波的那段时间,徐爱华的父亲经历了手术。在得知徐爱华的举动后,老父亲对她说:“你去忙好了,我挺好的,你放心。”
“有人问我累不累,我说不累,反而感到很充实。企业家真正的价值,是社会真正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徐爱华放下生产线上一件刚完工的防护服样品,将它放在桌上,用手轻轻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