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海宁市许村镇——

全力打通企业复产“最后一厘米”

周立强 陆 凛 沈烨婷

  “太感谢了,有了这批防疫物资,我们企业就能马上复工了。”近日,嘉兴市玉兔食品有限公司在复工方案审批通过后,因测温仪等一系列防疫物资紧缺而迟迟未能开工,海宁市许村镇“红色服务团”第一时间调剂部分物资,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汇集红色力量、激活红色资源、凝聚红色智慧。”许村镇党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战赢”,以党建共同体大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为抓手,统筹整合镇、村、企等各领域在党建、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资源优势,全力打通企业复工复产“最后一厘米”。截至目前,全镇已审核通过规上、规下企业复工1682家,复工返岗人员31508人。

  共建“红色服务团”,破解企业开工难。许村镇由“联盟”牵头,统筹各方力量组建企业开复工“红色服务团”,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开展“复工复产解难题”专项服务活动,每日分析研判突出问题,开展疑难会商、集中攻坚。198名“红色服务员”及时指导联系企业制定开复工方案、履行备案审批手续、储备防疫物资等工作,并解决一批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实际困难。

  开展“海宁通”业务辅导、解读政策文件、解决用工需求……许村镇进一步深化村企党组织双向兼职,从村党组织中选派8名熟悉党建的班子成员到重点两新党组织中担任兼职副书记,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人员协调、属地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助力企业破解开工难。

  共享“健康大数据”,破解企业通行难。现场指导登记、帮助返岗人员申请使用“健康码”、登记“海宁通”……针对企业复工后的人流不畅、物流不通等突出问题,联盟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搭建企业疫情防控“融平台”共享“大数据”,将原有的71个卡点“变身”新居民服务点,防疫服务“两手抓”。截至目前,服务点共统筹安排党员、志愿者以及“两地双服务”人员共计3500余人次。针对“融平台”反馈信息,由村企党组织落实对返岗复工人员的“三色”管理。

  不仅如此,许巷集镇社区打造升级版“海宁通”,实行“红黄绿”三色销号制挂图作战,28名“双色”楼道长对19户“红码”或者“黄码”的业主开展监管服务。李家村党委结合“健康码”与新居民反馈信息创新推出“新居民连心卡”,目前共办理145张,让新居民实现“一卡在手、通行全村”,有效缓解新居民职工出行难。

  共铸“红色全链条”,破解企业复产难。“既要保规上企业复工,也要做好规下配套产业链复工工作。”许村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说,许村镇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优化提升理念,以激活家纺产业链,整合修复“中游生产”和“下游销售”两处关键节点,全力提升家纺产业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共摸排出产业结构特别紧密的规下企业56家,提前做足安全复工复产,全镇1600余家园区规下企业及限下企业在2天内相继完成复工备案工作,为家纺产业的“复苏”提供支撑。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全力打通企业复产“最后一厘米” 2020-03-06 浙江日报2020-03-0600012 2 2020年03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