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金专刊

宁波做好垃圾处置助推复工复产

  2月24日,江北区码头渣土运输船舶鸣笛启航,这标志着宁波市渣土海上处置渠道的恢复,为促进建筑工程复工消除了一大障碍。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部署要求,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助推企业快复工、快复产。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陆续复工,保障渣土及时处置,十分重要。”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渣土处置主要包括陆上处置和海上消纳两种途径。他们积极主动谋划,围绕“宁可让场地等渣土,不让渣土等场地”的目标,各地相关部门统筹协作,简化审批流程,全面落实渣土处置“四备二简”工作。“四备”,即备好消纳场地、备好运输人员、备好运输车辆、备好运输船舶;“二简”,即简化建筑垃圾处置审批材料、简化建筑垃圾处置审批流程。

  截至目前,宁波全市共有90家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复工。陆上、海上消纳场地已全面开启。中心城区办理建筑渣土处置核准手续132件,总量为343.9万立方米。作为全球重要的港口城市宁波,前往码头的核准量为287.4万立方米,占核准总量83.6%以上。

  与此同时,为助推沿街店铺、餐馆等便民服务场所尽快恢复营业,杜绝可能由于垃圾原因导致的疫情传播风险,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下达了“确桶、消桶、净桶”的垃圾防控令。

  “‘确桶’,是在垃圾桶上标注垃圾产生单位名称,主要是为了明确责任主体。”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消桶”,是指除收集时间可放在临时归集点外,垃圾桶一律放置在垃圾产生单位内,禁止沿街、店铺门口摆放。为了方便行人垃圾投放,店铺、餐馆等产生的生活垃圾,也不准投放到沿街公共果壳箱内。

  “净桶”,指的是各垃圾产生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垃圾桶的日常清洗工作,确保垃圾桶见本色、无油污、无异味。在当前疫情期间,责任主体还有对生活垃圾进行消毒的义务,垃圾桶必须每日清洗消毒,垃圾每日消毒2次以上;厨余垃圾、餐厨垃圾沥干后,采用加厚(或2只)垃圾袋装。目前,宁波城市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正在联合行动,确保复工沿街店铺、餐馆等便民服务场“三桶”的严格执行。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宁波市防疫复产工作,受到社会各方的点赞。 (范奕齐)


浙江日报 金专刊 00015 宁波做好垃圾处置助推复工复产 2020-03-06 浙江日报2020-03-0600006 2 2020年03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