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t0004版:大考——浙江抗疫特别报道·聚力

信息公开透明
有效消除焦虑

浙江大学新闻系主任、教授 沈爱国

  从信息传播的本源来说,信息主要是用来消除人们对外部世界认知上的不确定性。每当遇到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像地震、海啸、大规模泥石流,以及公共卫生领域的传染病等,大家都很担心安全问题。如果信息缺乏流动,不够透明,就会引发恐慌、不安。而信息的适当流动、公开透明,可以有效消除人们内心的不安和恐惧。

  今年以来,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浙江省各级政府部门及时召开各类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主动设置议程,引导舆论,把老百姓应当知晓的信息,及时、充分地公开。这是可喜可贺的现象,值得大力称赞。

  换一个角度来说,每当主流的声音严重缺位的时候,往往是谣言、传言、流言乘虚而入的时候。美国有一份研究报告称,人们在第一时间接触到的是谣言,到了后面就需要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成本来辟谣。

  事情越重要,信息越模糊,公众的辨别力越低下,谣言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

  像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及时在版面上开设《捉谣记》专栏,目的就是第一时间把疫情的真实情况和浙江省有关部门的各种做法、应对措施告知公众,从根本上消除大家的焦虑,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这是社会治理现代化思维的标志,也是现代政府应当具备的形象。 (本报记者 梁建伟 整理)


浙江日报 大考——浙江抗疫特别报道·聚力 t0004 信息公开透明
有效消除焦虑
2020-03-04 20521555 2 2020年03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