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消毒桶,操作消杀车,省疾控中心蔡冉、陆龙喜在武汉助力防疫——
360°防御,让病毒无处藏身
本报记者 陆遥 董小易 通讯员 江歆 韦余东
浙江援鄂医疗队驻地酒店的“守门员”、消毒技能精湛的“培训师”、采购和搬运物资人手不够时第一时间“补位”的“老黄牛”……他们是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所消毒与院感控制科主管医师蔡冉和副主任技师陆龙喜。虽然没有战斗在隔离病房,不直接面对患者,但他们是保障医护人员不受感染的重要一环,是防疫队伍中不可缺少的螺丝钉。螺丝钉拧紧了,医疗队才能更安全有序运转。
“回来的时候,记得多踩踩地巾,让鞋子消毒更到位。”蔡冉抵达武汉当日,很快利用酒店通道的空间设置一个医护专区,并划出简易的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
“我们针对每个区域的功能,准备不同的设施和消毒用品。比如清洁区是换干净衣物的地方,就要放上衣架;半污染区的用途是更换去医院的外出保暖衣物;污染区要放上酒精、手消毒液、地巾等。”蔡冉说,他们设计了一套严格的进出换装和消毒流程,从医院回来,要把从医院带回的帽子、口罩脱下来,脱掉外出服,鞋底也要在浸有消毒液的地巾上消毒,换上一次性拖鞋。
每天晚上8时,是蔡冉的“封闭工作时间”。穿上隔离衣的他,背起20公斤重的消毒桶,对医护专区的地面、墙壁、桌面和更衣室里的衣架等进行全面的环境消毒。近300平方米的空间,完成所有区域的维护和消毒,通常要2个半小时。
“外环境消毒要达到1000毫克/升的浓度,比如你们用的16升喷雾器,就要投入32片泡腾片。”前些天,陆龙喜来到武汉武昌区的一处临时隔离点,给刚刚调到这里的医护人员、社区干部、酒店工作人员上了一堂培训课。
酒店、医院、隔离点……来到武汉后,这样的培训课,陆龙喜已经开授很多场。
更多的“课堂”,在手机里。陆龙喜加入了很多新建的交流群,成为了队员们的“陆老师”。“陆老师,我国外的同学能够海淘到这种型号的口罩,你看进病房能不能用?”“陆老师,这个消毒液浓度够不够?”无论工作多忙,每天在睡觉前,他都会一一回答群里的问题。有时候,一个问题讨论起来就是一两个小时,他常常要熬到凌晨。
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平时,他们还是医疗队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宾馆电梯里没有放手消毒液的架子,蔡冉就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去贴双面胶,把手消毒液贴在上面;负责驻地吃喝用品、医疗用品采购的队员常常忙不过来,陆龙喜只要有空,就去帮忙采购、搬运物资,分发餐食。
陆龙喜说,隔离病房里发生的故事他或许不太了解,但这群医护人员他很了解。他们不是铁人,也会想家。他们遇到困难时,也会眉头紧锁。他说:“这场战‘疫’很苦,而且可能很漫长,但所有医护人员都在努力,我们也要照顾好他们。”
在同事眼中,他们都是“实干派”。
浙江日报随队采访记者王坚颖和蔡冉住在同一个驻地。“小伙子每天都背着沉沉的设备,跑上跑下消毒。”王坚颖说,蔡冉埋头苦干的背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2008年,陆龙喜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汶川地震和我省洪涝灾害的灾后消杀;2019年,“利奇马”台风登陆我省,蔡冉是灾后预防性消毒中,无人机和消杀车的主要操作者。“蔡冉、陆龙喜到武汉以后,一直在动脑筋怎么做好消杀工作的各个细节。”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所所长助理、科长陆烨说,“他们就像‘门神’‘保护神’一样,让医护人员感到安心、放心。”
在家人的心中,他们是贴心的儿子、温暖的爸爸。
“吃得好吗?前两天下雪了,穿得够不够?”蔡冉的妈妈常常打来电话,虽然担心孩子,但还是理解和支持他的决定。
陆龙喜的儿子已是一名初二学生,他给爸爸写了一封家书。“家里一切都很好。爸爸,你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我和妈妈等着你回来!”儿子正渐渐长大,变得懂事,令陆龙喜最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