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都要硬,怎么硬?
“两战”都要赢,怎么赢?
宁波有序复工 12 法
尤 畅 翁云骞
“两手”都要硬,怎么硬?
“两战”都要赢,怎么赢?
宁波有序复工 法
尤 畅 翁云骞
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的城市和乡村“静”下来。战“疫”,成为2020开年关键词。
经冬历春,当前,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我省疫情防控重点从原先的疫情防控为主,转变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兼顾。“两手”都要硬,怎么硬?“两战”都要赢,怎么赢?
化危为机,不获全胜不收兵
是大战,也是大考;是挑战,更是机遇。
超百万户市场主体、蓬勃兴起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和总增加值双双排名浙江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领先全省……对于已迈上“万亿GDP”历史性台阶的宁波来说,如何找准防疫、复工平衡点,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动权,安全有序复工复产,不仅是义不容辞的公共治理实践命题,还与全省防疫复工的总体战局息息相关,同时更关系到宁波这座现代化港城能否在高质量发展征途上继续争先、再立潮头……
时不我待,迅速行动!
切断输入型传染源,内防扩散成当务之急!新春伊始,宁波12个“一律”连夜出台,港城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打响防疫复工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两手”都要硬。理清工作思路,准确把握防疫、复工两个战场平衡点,宁波硬招不断。2月以来,以我省首创推出的防疫复工“一图一码一指数”为核心,宁波积极落实分类管控、精准施策,一套精密型智慧管控体系在全市各地迅速建立——
外来入甬人员自助申报系统开通,健康信息填报,快速通行;启用“宁波全域一码通”系统,实行绿码、黄码、红码“三色”分类管控;全面推行“五色图”,分区分级精密智控,差异化管理;发布“疫情图”与“复工图”,分区域、分时段、分行业推进复工复产……精密智控,为港城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构筑起坚实基础。
“两手”都要硬,还要有过硬政策保障和制度配套。
针对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点、痛点、堵点,宁波科学研判、连续发力,“帮扶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8条”“外贸惠企12条”“促进企业复产复工20条意见”……一系列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帮扶政策的频密推出,助推甬企信心迅速恢复,全市各条战线士气持续提振!
精准施策,政企合破“用工难”
防疫有力,复工有序!
“两战”都要赢,关键是要找准主要矛盾,找到应对之法。瞄准用工难、产业链协同难、物流畅通难这“三难”,宁波各地各部门积极有为,精准亮招,与企业一道合力破题,共克时艰。
一道难题摆在众多宁波企业面前:作为我省外来人口第一大市,宁波外来务工人口占比近一半,可一些劳动力输出密集省份因为防疫需要,仍在封闭出行或交通未恢复,务工人员出不来,老工人回不来,新工人招不到。
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宁波派出77个工作组主动出击,部门横向联动,市县纵向协同,仅用两个半小时就协调好申洲集团1.7万名返甬员工600辆跨省际包车事宜。
一份劳动力来源分布热力图成了巧解用工难问题的“指南针”。按图索骥,宁波借助人力资源机构专业力量开辟多个对接平台,跨区域部署劳务合作,打通务工人员返程运输难点。2月18日,首趟定制务工人员免费返程专列从安徽阜阳抵达宁波;2月21日至27日,11个免费班次专列带6600人返甬……
有序复工要硬招,也要巧招。政府“帮衬”一把的同时,市场也充分发挥“指挥棒”效用,一时间,复工招员,宁波各地高招频出:
在海曙,企业深挖对口扶贫地区劳务资源,一手扶贫一手复工,包机将黔西南老乡接回来。
在鄞州,从家门到车门,再到厂门,三门无缝接力,让返工人员安心回,方便回。
在慈溪,制定“30小时回家计划”,为返工“量身定制”提速,从岗位排查到包车接人,医护人员跟车、防疫设备配备全部“一条龙”服务。
在北仑,招聘“飞市”开出去,衔接员工返岗的工作组走到哪里,招聘“飞市”就开到哪里,企业不用跑,政府替你招。
在余姚,舜宇等龙头企业组建的“老乡招工团”,累计介绍3000多位老乡到各企业工作。
……
包车3586辆次、包专列28列次、包机10架次……一批批务工人员从安徽、河南、贵州出发,目的地——宁波。截至3月2日10时,宁波共接回10.27万余人,他们成了宁波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力量!
协同补链,确保复工又复产
瞄准供应链痛点,正全力推进“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的宁波通过跨部门跨区域联动、龙头企业带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为企业抢订单、抢市场赢得“黄金时间”。
2月10日,宁波第一时间成立企业复工应急专班,聚焦突破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复工难题,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当天求助当天办结,“疑难杂症”特事特办。
龙头企业奥克斯复产,需上下游数十家配套企业联动,应急专班通过经信部门积极协调全市各配套企业,陆续恢复生产,补齐产业链、打通供应链,系统解决原材料供应、上下游协作等问题。
“即使复工仍无法正常生产……”2月13日,一封求助信从吉利汽车发出。宁波经信、交通等部门紧急协调,组建临时汽车运输服务群,6个区县(市)成立临时供应链复工复产小组,加快配套企业复工,梳理302家当地零部件配套企业名录供备选。环环相扣的解难措施加持下,整车产线引擎重燃!
注塑机的生产,零件缺一不可。“能否让江苏4家配套生产企业尽快复工?”接到海天公司向宁波政府部门抛来的“硬骨头”,宁波市经信、科技等多部门成立专门指导服务组,快速与江苏有关部门对接,并将有关复工申请材料发往企业属地,通过帮办的形式,促使4家跨省配套企业全面复工。
宁波各县市区也对症施治。慈溪出台优先保障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复工的指导意见,明确由复工大企业连同相关配套产业链中小企业同步备案,主管部门对复工及配套相关企业同步调查摸底、同步落实防控,产业链同步复工。仅2天时间,10多家为公牛集团提供配套产品的中小企业集中复工。鄞州针对龙头企业复工达产的痛点、难点,成立20多个服务工作班组,一企一策,通过跨区域、跨部门协调,打通生产供应全链条,确保复工又复产!
优化资源,打通物流“大动脉”
人要管住,物要畅通。作为疫情防控的“大动脉”、企业复工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运输至关重要。为破解物流畅通难,宁波交通等部门合力攻坚,加快推进物流企业复工等关键问题的解决,让材料运得进来、产品卖得出去。
前段时间,“一车难求”让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宁波舟山港陷入困境。为打通这一物流“肠梗阻”,宁波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优先支持集卡企业提前复工复产,开辟快速通道,加快审核速度;紧盯省内外低风险区域的集卡司机人群,主动派车接回宁波居家隔离,以便其早日返岗作业。
与此同时,宁波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调配运力和司机资源。浙江易港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分析了2.5万名司机活动轨迹,并根据三色码进行细致排查、分类、动态管理和调度。正是得益于易港通的精准调度,港口紧急抽调30辆集卡往返杭甬,两周内分15批,终于把中策橡胶集团的1万只外贸轮胎急单从杭州拉上了出海货轮。
截至3月1日14时,全市1660家集卡企业已复工1233家,复工将近四分之三;集卡车辆数21064辆,复运可用19086辆车,占90.6%;在岗活跃集卡司机11832名。
解难还需深入基层,精准服务。聚焦生产物资流转困难,镇海区出台一系列货运通行解决措施,在宁波绕城高速临江互通口开设应急物资运输专用出入口,在车辆、人员受控前提下,优先通行、优先查验、优先放行;在北仑,物流企业纷纷采用全程闭环管理方式,驾乘人员不下车,货车、货物进出全面消毒,操作员工全程做好防护措施,货物装卸完成后不停留并在第一时间返回……多措并举之下,全市物流大动脉迅速打通!
迎难而上,众志成城。一个多月来,宁波以战时状态,雷霆之势,争分夺秒,用务实与效率书写着防疫复工的“宁波答卷”——
截至2月底,宁波已连续多日无新增病例,出院病例持续增长;全市规上工业企业8043家,全面复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电力复工率97.2%;52个省重点工程项目全面复工。
知“疫”行难,绝不放松!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做到“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宁波,正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