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坚决打赢防控阻击战发展总体战

浙大一院首批“出舱”医护人员、感染病科护士长徐燕讲述负压隔离病房里的42天——

那声“谢谢”最暖人

  3月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首批56名前线医护人员“出舱”隔离休养,该院感染病科护士长徐燕是56人的领队。“出舱”前一晚,记者电话专访徐燕,听她讲述从1月19日首批进入负压隔离病房到“出舱”的42天里,这个特殊的“战场”到底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1月19日,浙大一院接收了第一个新冠肺炎患者,我是感染病科护士长,需要立即进入负压隔离病房。虽然我们一个多星期前就开始为接收新冠肺炎患者做准备,可我心里还是暗暗希望杭州的首例确诊患者能来得晚一点,最好能让我跟家人吃上年夜饭。但既然病人来了,我们就要全心全意投入战斗。”徐燕回忆,因为情况紧急,她甚至来不及回家收拾衣服。徐燕赶紧给老公打电话,跟他简单交待了一下。毕竟,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女儿今年要高考,这个寒假很关键;儿子幼儿园小班,正是离不开妈妈的时候。

  徐燕说,头几天,病毒传染途径还不明确,自己心里也有点怕。但负压隔离病房里的工作很忙,她没空去担心自己。尤其是1月26日患者转运到之江院区后,护理团队要建立、熟悉流程、磨合,事情很多。普通隔离病房的患者最多时达60多名。因为穿着防护服闷热无比,很难坚持太久,徐燕4小时轮一次班,每天上两班,这意味着她每天要在隔离病房工作8小时。

  最忙的那几天,穿着防护服的徐燕甚至要在病房里一次待6小时左右。每次出隔离病房时,她总是汗流浃背,手术衣湿透、防护镜也已起雾到几乎看不清。即便如此,下了班后,徐燕还有许多协调工作要处理,只有睡觉的时间是自己的。

  因为工作忙,徐燕隔几天才会跟家人视频一次。每当儿子问起“妈妈,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时,也是她最内疚的时刻,“好在,家里人都非常支持我。”

  在隔离病房,让医护人员最高兴的,就是听到有患者要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隔离病房,这意味着患者迎来了新生。有时当患者从重症监护室被推进普通隔离病房时,医护人员会情不自禁地鼓掌。

  “42天里,我对每一个病人的情况都熟稔于心。杭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黄先生是我护理的第一个病人,虽然后来他转到了另一个病区,但我每天依然在关注他的病情。知道他可以出院时,我太高兴了,下了班就跑去祝贺他。他见到我时很意外,特意说了声‘谢谢’,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徐燕说。小汤圆妈妈也让她印象深刻。元宵节那天早上,从决定让小汤圆妈妈进行剖宫产开始,徐燕参与了整个过程,从术前准备、送她进手术间,一直到看着小汤圆出生、送产妇回病房安置好,“看到小汤圆出生啼哭的那一刻,同为母亲,我内心非常激动。”

  因为这次疫情,徐燕的生日也是在隔离病房度过的。“同事和家人一起策划给我录制了小视频,各自都对我讲了心里话,都把我看哭了。”徐燕告诉记者,在隔离病房里,感动的事太多了。她一直记得在病区最忙的那几天,有护士问她,啥时候能回家?当她说自己应该会坚持到最后一天时,小姑娘们纷纷表示,她们也要跟护士长一起坚持到最后一天。这次得知医院将安排首批“进舱”的医护人员“出舱”,还有两个护士找到徐燕申请:隔离期结束后,如果武汉有需要,她们愿意继续去支援武汉。在电话里,徐燕数次感慨,自己真的太感动也太骄傲了。

  “说实话,这次听说要‘出舱’,我自己也很舍不得。我对隔离病房已经非常熟悉,而且舍不得这些病人,想亲眼看着他们全部治愈出院。但领导也很照顾我,知道我家里孩子小,离不开妈妈。我跟领导说,接下来如果隔离病房有需要,我随时可以继续‘入舱’!”徐燕的声音很坚定。


浙江日报 坚决打赢防控阻击战发展总体战 00002 那声“谢谢”最暖人 2020-03-02 20515447 2 2020年03月02日 星期一